第五百四十九章 御旨(2 / 6)
死的头衔。
中日似乎早晚有一战!因为德川幕府甭管暗地里对于天皇如何的压制,都不能明面上把天皇那啥,后桃园就算是死,也只能‘一病呜呼’。
所以德川幕府就算是愿意也要长久的时间来布置。中国人能等那么长久吗?
日本明明不是对手啊。
作为德川幕府的老中,田沼意次能清晰地看到那战后灾难式的后果,可是他却似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川幕府走向灾难。这是一种十分痛苦的折磨!他就像一个意识清晰,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手脚的人,明明头顶的油灯就要掉落了,还在自己的脚下堆上一捆又一捆的干柴稻草!
对比现在的清醒,田沼意次到真的挺愿意成为一个单纯的武士,那样,他就是死也干脆了。不用像现在这般日复一日的经受着莫大的折磨。
第二天,陈鸣下令内阁修正律令、礼仪、雅乐等等。同时下御旨于大都督府,责令二月初五,朝阳门大阅!然后是规定内宫制度,宦官宫女制度,后者一律不得干政,违者杀无赦。最后的规定是皇室年耗用度!
中国的皇帝虽然权利大的惊人,但是在开销用度方面,内帑,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钱,与国库是早早就有分开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国,既然家国都一体化了,那么皇帝就不应该再有什么私房钱,不应该私设小金库。因为整个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可道理虽如此,事实上却绝不是如此。
因为就是再傻逼的皇帝也知道,自己伸手平白无故的拿人钱是要惹人不高兴的。而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拿着国家的税款胡乱挥霍,最终导致国库干涸的昏君。
君权与臣权的相互牵制下,再有就是保存社稷江山的理念作用下,最终皇家的内帑小金库就应运而生。
皇帝有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的小金库,在秦汉时代,中国的皇帝搞了一套税收双轨制,属于皇家的土地租税进入皇帝内帑,国有土地和非免税特权的民众土地租税进入国库。皇室的土地都是膏腴之地,最高的时候占到天下土地总数的1/3,最低的时候只剩个空头。因此历代皇家的收入也有高有低,一个朝代的各个皇帝收入也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取决于皇帝的贪婪和经营水平。比如汉武帝时,有桑弘羊等敛财高手帮他理财,因此收入极高,他就可以挥舞着大棒敲了匈奴敲西域,但也是因为搞得太狠了,比如白鹿币,最后民力枯竭,最终不得不下了罪己诏。等到汉昭帝的时候很多政策都被否定了。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