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4 / 6)
细,可这些人就真以为纸币一旦推出,就能当银元使了吗?这肯定是要对于物价货价有重大影响的。”所以一万万的银元在货币改革之后就很可能没有‘一万万’的价值了。陈继卿十分的不解,这样简单的问题,内阁和大都督府怎么就都看不到呢?他们两边吵来吵去,怎么就不找人到银管会来问一问纸币的事情?
这是朝廷自身就在推动着的一变化啊。
作为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常务委员,陈继功很清楚在不久后推行的纸币,虽然法律规定一银元就等同一块银元,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银行用银子金子兑换纸币的话,一银元却能兑换道十二元纸币。百姓在最初的三个月内拿真金白银向银行兑换纸币的时候,是能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增幅。这是一个优惠政策,是一个红果果的诱惑。如此货币流通量能得到了一定的增加,可以预料的到,全国物价会出现普遍的上升态势,而至于这幅度是高是低,那就不是陈继卿现在可以下结论的了。
这件事在银管会中也属于绝对机密,内阁的人没听到消息不奇怪,但他们总要有一定的眼光看到这个事情吧?
且不说别的,纸币这东西先天上就没有银子能得到百姓们的信任。中国用黄金白银做流通货币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那是好几百年,是天经地义的。现在朝廷突然一声令下,不让老百姓再用真金白银了。这纸票子拿在手中,他们就是对朝廷再信任有加,内心里也会忐忑的很吧?而且有20%的币值增幅啊,这不就是纸币没有银元之前的明证么?何况中国有了元明纸币的‘前车之鉴’,这纸币拿到老百姓手中实际上钱财就已经在贬值了。
陈鸣才让纸币兑换的时候多出百分之二十,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的补偿,同时也是一个利诱,利用百姓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尽快的推行推广纸币。
所以这么个情况下,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全国物价都会迎来一波上涨高潮。
这内阁和大都督府实在是有点迟钝的,纵然被封锁了消息,也不该想不到这一点啊?——老百姓对纸币抱有一定的疑义,只这一点,就必会引得市场震动。那个时候他们手里的钱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陈鸣在银管会送交的报告上批了一个‘阅’字,看到陈继卿的喃喃自语,不由得笑了起来。“你以为哪个衙门都像银管会一样对社会市场如此敏感吗?”怎么可能呢。
银管会可是陈鸣废了不少精力才筹措起来的精英组织啊,常委会人数不多,只有五个人,而常委会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