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经费的正确使用方式(3 / 5)
捐这笔钱,只是嘴口一提,加上这笔金额比较小,所以和对方达成的仅仅是口头协议,什么直接捐给格桑小学这些,都没有付诸条文。
现在如果认真追究,慈善机构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没问题的。
“哦,我知道了,这个事不怪你,你查一下当地教委的电话。”赵泽君点点头。
吉安娜是外国人,对于慈善机构的信任程度,天然就比较高,倒是自己这个穿越来的国人,当时没想得那么周密。
话说回来,自己捐了一百万,这个慈善机构一分钱没抠,全数交给了对方教委,还是相对靠谱的。
至少比那些用善款给情人买包包的要好。
至于接电话的态度,前后口径不一这些细节,没必要太多关注,哪个单位都一样。
泽联科想要查一个公开的机构电话太容易了,如果赵泽君愿意,他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查询到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完整个人信息和绝大多数机构的深度信息。
没一会,就直接查到了对方教委主任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座机。
赵泽君想了想,自己给对方座机打了一个。
“喂,我是郭有德,哪位啊?”一个带着浓厚当地口音的人接了电话。
“是郭主任吧,我问下,前期你们是不是收到两笔捐款,其中一笔100万。”赵泽君说。
赵泽君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久居高位,说话语气之间,自然而然有了那么一股子气场。
电话对面的郭有德微微一愣,还以为是哪个领导的秘书打来的,可声音又很陌生,一时间想不起来是谁。
“嗯,是啊,您是哪位啊?”
“我姓赵,是这笔款子的捐助人。”赵泽君说。
郭有德脑子一转,想起来了,当初接受捐款的时候,慈善机构的确告诉他,这笔款子是南方苏南省一个有钱的老板捐的,就姓赵。
他怎么会打电话过来?
“哦,赵总啊,你好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啊,我代表全县的教育工作者和贫困学生感谢你。”既然对方只是一个千里之外的商人,郭有德也就没必要太客气的,打起了官腔。
“有个事我问下,我这笔钱已经指明了用途,怎么没落实?”赵泽君语气平静,却没和对方太过于客气。一个县里的教委主任,还不至于让他去客套太多。
“赵总,你这个话从何说起?我们县里有我们县里的安排和计划,所有捐款,都统筹安排,不是你说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