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南方武林盟主?(3 / 5)
市长点点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老领导站起身,背着手望着墙上的一副字,语重心长的说:“白河啊,我们执政,有时候完全可以向企业家学习一些思路和办法。尤其是本省的企业家,我相信,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苏南省发展壮大起来,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苏南省的实际情况。”
……
北方,常春。
一个国字脸,但腮帮略有些肉肉的中年男人,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报纸转载了浙省商报的一则评论。
泽业和绿国联手了?
王建立沉吟了片刻。
这个事很麻烦,直接影响到了他后续的布局。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影响了。
万达做住宅起家,近年开始涉足城市综合体,未来二者齐头并进,但城市综合体会有的明显的偏重。
在城市综合体上,王建立和董事会,最初的策略是:先在北方建立少量的试水点,待项目稍稍成熟,立刻把战场,布置在‘国门’之外。
这个‘国门之外’,指的不是外国,而是万达的势力范围之外,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
按照常理,企业发展肯定是立足自己大本营,向外辐射。
但在城市综合体这一块,王建立很巧妙的用了一个逆向思维。
恰恰因为北方是万达的老巢,有强悍的掌控力,早一点部署当然好,迟一点部署也可以很顺利。
那么在全国都没有出现成规模的城市综合体之前,尽快在自己影响力薄弱的南方,率先抢占市场,再回过头来北方,会避免未来很能出现的激烈竞争。
可是泽业广场的横空出现,使得他不得不暂时改变了策略。
他专门做过建武市泽业广场和常春万达广场的分析比较,结论是,前者无论是理念还是执行实施,至少都要比万达成熟半个时代。
原本南方没有有效竞争,所以可以先在南方快速推进;
但此时先机已失。
有了泽业,万达再贸然把商业地产的手,伸到南方,用不成熟的万达广场,在自己掌控不到的千里之外,和南方本地的成熟泽业广场去竞争,结果是显而易见,颇为不智的。
除非有特别好机会,能在一个大城市短时间里立住脚,扩大影响力,利用万达的‘财力优势’,直接硬拼掉泽业的‘技术理念优势’,一力降十会。
但是绿国和泽业一联手,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