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也姓赵?(3 / 5)
人还是解救人,生命都在持续受到威胁……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判定,体现的不是法官的水平,而是常识和良知……”
有人@了建武市法院,建武市中法在两天之后,居然通过官方博客公开回复了:
这一判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心,希望我们的同行,能交出一份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答卷。
虽然没有明说,但态度已经足够鲜明。
网上的普通群众更是群情激愤。
“操,那个传销团队就该全部枪毙,打伤算是便宜他们了!”
“做传销的死全家!”
“应该给救人的人发见义勇为奖章!”
“当地的公安局肯定收黑钱了,强烈要求调查他们……”这位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显然不太懂法,判决的权力掌握在法院手里,跟公安机关没啥大关系。
……
白河市负责这桩案件的法院院长和区公安局的局长,这段时间已经焦头烂额。
自从赵泽君被抓之后,他们就没安生过,随着网上舆论飞快的发酵,肩膀上的压力越来越重,简直要喘不过气来。
如果仅仅是舆论,倒也还罢了。
舆论嘛,就是涂抹星子,终究淹不死人,硬着头皮顶过这一段时间,快审快判也就罢了,舆论终究是健忘的,过上个一年半载,谁还记得这件事?
问题是,从一开始,他们面临的就不只是舆论的压力。
赵泽君被抓进局子里,局长刚和具体负责案件的警官发完火,骂了一通矿区分局,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电话是市局领导打来的,询问案情。
分局局长第一反应就是谁那么多事,人刚抓就向上级领导汇报?
很快他就发现并不是分局的人向上汇报,而是抓来的人当中,有人的背景很硬,通过了建武市市局,联系到了白河市市局。
如果仅仅是建武市市局也就罢了,建武市虽然是副省级省会,比白河市市局级别高,但双方在业务上,毕竟没有从属关系。
可这件案子,很快就惊动了省厅。省厅的几位主要领导先后指示白河市市局,要求务必依法办案,证据确凿,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省厅领导指示市局领导,市局领导当然要给具体负责的分局领导施压。
一开始还只是询问,渐渐的,语气越来越严肃,几乎就是一天一个电话。
“你记住,绝对不允许搞什么疲劳审讯,更不许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