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堆积如山的存货(2 / 4)
不上了,而且磨具都太落伍,不少还是60年代的。
本以为能捡个漏,低价收购国企设备和技术人员,现在看来,没什么便宜可捡,技术人员都是残疾人,设备基本可以当废铁卖。
当然了,主要目的还是这块地。
根据陪同的邹师傅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厂子里基本就已经停产,也接不到订单,星星厂彻底成为了福利救济院。
有意思的是,仓库里却是满满当当的,毛巾堆积如山,最里面的一批毛巾都有些沤烂了。
“不是停产了嘛,怎么会有这么多存货?”赵泽君意外的问。
厂子里差不多一半面积都是仓库,每间仓库基本都是满的,堆积的毛巾到底有多少,连厂子里的老人都说不清。
被火线任命为管理员的班组长邹师傅解释说,这些毛巾都是前几年生产的,但是花色单调,样式落伍,根本卖不出去,就积压在这里了。
“最里面的那一批毛巾,应该是90年代生产的,包装上有编号。”邹师傅一瘸一拐的从仓库最深处,抱出来一大包毛巾,包装袋上的字迹都快被磨没了,隐隐约约能看到‘庆祝回归’几个字。
掰着手指头算算,这都六年了!
这么看的话,毛巾厂产品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毛巾放了六年,除了少数包装破损沤烂了职位的,大部分居然还能用。
“即然卖不出去,干嘛生产这么多呢?”赵泽君不解问。
邹师傅说:“赵总,以前政府有补贴。生产一批货,不管能不能卖出去,政府都补贴一笔钱。几任老板为了这笔补贴,拼了命生产。从前年开始,取消了补贴,所以厂子就不行了,后来干脆停产。”
“补贴用在哪了?”赵泽君问。
邹师傅叹了口气:“补贴去哪了,不用我说您大概也清楚。反正我是没见到过。”
“员工怎么不向上反映呢?”赵泽君问:“咱们厂就算是智障员工,也是轻度智障,还有很多脑子正常的,应该向街道向区里反应这个情况啊。”
邹师傅犹豫了一下,把赵泽君拽到一边,才小声说:“赵总,我看您是好人,跟那个不顾我们死活的宋成不一样,才敢跟您说啊。要是您不爱听,就当我放屁,千万别开除我。”
“你说。”
“我们厂子以前是国企,那时候还好挺好的,后来政企分离,由政府出钱补贴,私人承办,实际上就成了私企了,都是老板说的算。我们这些废人,在这里好歹还能混口饭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