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京帮和内地帮(4 / 5)
上酒。
赵泽君笑了笑,拿起一只杯子,仰头干了。
“一杯酒就算是表现啦?”丁岚风情万种的一笑,却不拿酒杯。
“这杯酒可不是表现,跟帮忙也没关系。”赵泽君摇摇头,说:“就是敬丁姐你一杯。”
“你这个性格好,行,那就认了你这个弟弟。”丁岚这才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酒杯边留下一道淡淡的红色唇印。
“说起房地产,北边欧阳家来人了,好像也准备在咱们省涉足房地产。”坐在右上首的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说。
“听说了,华阳的王总和欧阳国是战友,来的就是欧阳国儿子,王总接待着。”做外贸的那位老板嗤笑一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们想划江而治,人家不干啊。”
“王炎也难,掌心掌背都是肉。”牛胜利哼了一声,说:“不过京帮的那群人手太长了,北方那么大的市场,还不够他们捞的?”
赵泽君没太听懂,转头小声问丁岚什么叫做‘京帮’。
“你做互联网,没有地域划分,我们这些做实体的不一样……”
丁岚简单的解释了一番,赵泽君大概听明白了。
有点类似古代的徽商、浙商,以地域划分,目前大陆最大的,有江浙帮、京帮、内地帮、沿海帮。其实还有个东北帮,不过在关外自成一体,和关内打交道不错。
江浙帮地理优势和政策都好,崛起最快,很多都是小生意起家,典型的特点是脑子活,天生做生意的材料;内地帮底子相对厚一些,大多是靠着实业、能源,相对敢打敢拼,比如在场的众人,都算是内地帮的;沿海那一块比较乱,高科技、传统产业、进出口,和香江来往多,甚至地下生意都存在。
京帮指的是京津冀那一块,以首都为主,京帮商人大多都有官方背景,或者自家祖上就是开国功勋,改革开放之后投身商海。
京帮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双轨并行那几年形成发家。计划经济时代,批文就是钱,钢铁煤矿、生活物资,大到冰箱彩电,小到茶米油盐,都需要批文,京帮商人能拿到批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低价进货,转手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卖给市场经济企业,短时间内积累了巨额财富。
无论是江浙帮,还是内地帮,对于这批人都颇有些不屑,敬而远之。颇有些后世屌丝‘瞧不起’富二代的心态。
王炎早期起家,拿下几家煤矿,后面有京帮的影子。后来华阳集团渐渐做大,王炎也变成了内地帮,所以身份上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