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2 / 4)
暂时也被他派去做各种事情,毕竟现在最不缺的是人手,但最缺的也是人手,能够真正站在管理阶层,并能让刘协如臂指使的人不多,自己这四个侍读,目前来看,至少执行能力上,还是被刘协认可的。
……
眼看着天色临近正午,杨彪没让杨修回宫去当差,毕竟现在陛下也不在宫中,一个上午的时间,都是在城池中各处走动,偶尔会指点一下管理人怎样去做,但却很少去插手,至少在这点上,真的难能可贵,外行带领内行不可怕,就怕这外行太过自以为是,去胡乱插手,那再好的方案都会被搅乱。
以工代赈,这计策说来新颖,但仔细想来,却是颇为有效,可以极大程度的去加快长安城的重建工作,不过真正让杨彪惊讶的,还是刘协提出来的一整套管理方案,虽然只是草创,有许多地方还需要认真校对推敲一番,但这番环环相扣的监察管理制度,看似增加了人力,但杨彪为官多年,宦海浮沉,怎能看不出这套方案一出,实际上却是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在赈灾途中,层层克扣的状况。
若以往赈灾粮款拨下来,最终能够落到灾民手中的顶多只有五成的话,那刘协这番运作,就算因为加大了人力物力的需求,但实际上最终落在灾民手中的粮款反而更高,甚至可能超过八成。
从杨修手中接过竹笺,再次仔细的看了一番之后,杨彪久久不语,陛下的成长,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想过以刘协在此前表现出来的魄力来看,这一关虽然艰难,但未必不能保留几分元气,但就算是杨彪对刘协有信心,却也没有想到刘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这么详细的赈灾方案,而且这套方案一旦推行开来,此番灾难,不但不会成为掀翻汉室江山的灾难,反而可能是令汉室重新崛起的一个最大契机。
“德祖?”摸索着竹笺,良久,杨彪才缓缓睁开眼睛,看向自己的爱子,脸上带着几分疲惫道:“你入宫跟随陛下,也有段时间了。”
“已近两月。”杨修恭敬地道:“父亲为何有此一问?”
“两月,时间过得,还真快。”杨彪看着手中的竹笺,扭头看向杨修道:“你觉得此册……还有陛下,如何?”
“陛下虽然年少,却颇有古之明君气魄,若是以往,孩儿不敢肯定,但这几日见陛下所为,无论谋略、能力,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假以时日,必为千古明君。”杨修脸上浮现出一抹铿锵之色,有些兴奋地将刘协之前用一枚五铢钱换来价值百倍的玉簪之事说了一遍。
他此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