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有心帮忙(2 / 3)
与马俊松不同的是钱家明可不光是纸上淡兵,在江东省时,由钱家明提出的江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次来到辽海,钱家明可是准备在这片黑土地上大展拳脚的。
许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当即表示愿意在和连市先搞个试点,为辽海省全省的文化体制改革趟出一条新路。
聊了一个下午,两人已经成了知交好友,此时许立对钱家明也十分佩服,现在像钱家明这种一心想干事的领导干部可不多了许立也希望能够帮钱家明一把,不使这位政坛巨星就此陨落。
“钱部长,听说你年青时还在辽海插过队?”
听到许立提起这个话题,钱家明却是长叹口气,道:“是啊说起来那已经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年少轻狂,不懂人世沧桑,瞒着家里跟几个朋友跑到了辽海。回想起那段时光却是有苦有甜、有喜有悲当年刚到辽海时住的是窝棚,吃的是玉米面儿,喝得的江水,可这些困难不但没有将我们这些人压垮,反而造就了我们坚韧的性格只是后来老父亲病危,我四叔亲自来到辽海将我带回家,这一回去就再也没能踏上辽海这片黑土地”钱家明的话中带着无限遗憾。
“钱部长,你当年在辽海那里插队?这么多年没有回去再看看?”
“当年就在阳城郊区,离阳城不过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里。不过有句话说得好:近乡情怯虽然我又回到阳城,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再回到那个村子,我怕啊,我怕惊扰了山村的平静,我怕再见到当年的战友、乡亲,我怕他们责怪我当了逃兵,而且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唉”钱家明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神中满是痛苦。
“钱部长,要不明天我陪您回去一趟?咱们也不惊动其他人,只是回去看一眼,在那个小山村里有你年青时最深的记忆,如果不去看看恐怕会遗憾终身”
许立的话算是说到了钱家明的心坎儿里。那里确实留下了钱家最甜蜜、最痛苦的记忆,可钱家明今天是与许立第一次见面,两人聊得虽然投机,但远远没有达到那种亲密的感觉,如果让许立陪自己回去,外人要是知道了,恐怕会将自己认定为文天一派,自己刚来辽海当然不会这么急于站队。所以钱家明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这段时间恐怕是不行了,刚来辽海,一切工作都没有走上正轨,总不能因私忘公,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许立当然也明白钱家明的顾虑,毕竟他现在身份不一样,就算是轻车简行,可要想瞒住所有人回到当年插队的小山村也是不可能的。再说就算瞒住了省里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