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阁总辞(2 / 3)
上会改善苏联现在混乱的经济。
谢廖沙将报告上交到了政治局,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而与此同时,谢瓦尔德纳泽也和波兰和匈牙利政府达成了协议,苏联将会分批的从两国的境内撤回驻军。这些驻军的安置问题因为谢廖沙的管道工程计划而有了稳妥地安置方案。整个管道工程预计将会提供大约五万个就业机会,如果算上配套的设施和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基本上恶意在短期内提供将近二十万个就业岗位。
谢廖沙向戈尔巴乔夫要求在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实行自治政策,因为这里是向国际开放的区域,不可能按照苏联一贯的方式来进行行政工作,因为效率实在是太慢了。戈尔巴乔夫明白谢廖沙的意思,只是对谢廖沙提出的人选耶利钦感到有些不满。
“耶利钦同志担任过莫斯科市委书记,大规模城市建设他比我们所有人都要有经验的多,而且耶利钦在欧美媒体那里的口碑也很好,有他在,那些外国投资者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所以……”谢廖沙察言观色的问道。
戈尔巴乔夫考虑了一下,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财政大权并不在政府手里,而是在外经贸部手中,而耶利钦说起来虽然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一把手,但是他其实只是帮谢廖沙管理特区建设的二把手,那里现在还是一片荒芜。就算给耶利钦这个机会他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想了半天戈尔巴乔夫也找不出来耶利钦有威胁的地方,他索性就同意了谢廖沙的建议,毕竟派一个曾经担任过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第一书记的人担任经济特区的行政一把手,也是向全世界表达苏联对经济特区的重视。
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认可,谢廖沙终于可以把一直顶着顾问头衔的耶利钦扶正了。现在谢廖沙算是耶利钦的领导,耶利钦要向谢廖沙汇报工作。不过谢廖沙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目前工地上的这好几万建设工人可不好管理,他们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除了吃饭和工作之外还要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要住房,要看病,要入党,要娶妻生子,这些繁琐的事情谢廖沙根本就管不过来,谢廖沙只关心如何能更快的完成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所以谢廖沙把这些不感兴趣的工作一股脑的推给了耶利钦去处理。
一直待在瑞士的列别捷夫在谢廖沙的首肯之下,接受了来自日本媒体的采访,他向日本媒体描述自己对日本经济的研究资料全都是来自于公开的资料。列别杰夫的这番说辞倒是没有让日本人感到怀疑,因为事实确实如此,他们关心的是浑水背后的做空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