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欧洲最受欢迎的人(2 / 3)
价钱。
可是随着欧洲的商品供应恢复了正常,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实用性,转而追求更高的品质。这就让过去已经习惯了规模效益的工业体系开始出现问题,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又或者是这些欧洲的国家基本上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国家通过改进和提升本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逐渐占据了高端是市场,这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日本和西德。而有的国家则是依靠放开私营经济来促使大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这其中英国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现在摆在苏联面前的只有几种现成的模式,要么向英国学习,要么向日本学习,要么向中国学习。可是实际上只有向英国学习这一条道路是走得通的,苏联不是中国,制造业需要的人口红利苏联没有,苏联的人口要是够用,就不会让农业生产处于现在这种境地了。同样的,想学习日本和德国的的高端制造业也有着相当的难度。日本和西德是美国的盟友,可以轻易的从美国已经高精尖技术,这种便利的条件是苏联永远不会具备的。
为今之计,进行私有化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改革的动机不能是苏联的执政党对下级的要求,而应该是苏联的广大人民自发地进行改革。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谢廖沙也就明确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因该以什么样的产业为核心。自然是苏联大部分的老百姓能参与进来的。
谢廖沙虽然来欧洲筹钱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但是如果一开始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发展就出现了大麻烦的话,那么后续的融资计划很可能就泡汤了,所以为了能尽可能多的骗到更多的钱,谢廖沙不知要把自己的ppt做得天花乱缀,还要真的做出一点成绩才行。
想清楚了这个道理之后,谢廖沙稍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战略。在伦敦的苏联外贸银行会负责这次的债券在英国的发行,不过苏联外贸银行还需要英国债券市场的授权才能顺利的进行。在谢廖沙的亲自关怀下,英国的融资非常的顺利。英国政府生怕这次的融资计划因为英国监管机构的限制而另择市场,所以英国政府一路绿灯,迫不及待的想要这笔融资在英国市场上机型。效率远超谢廖沙的想象。虽然离苏联国债真正上市的日子还有很长时间,但是已经有好几家有实力的做市商来到了苏联外贸银行申请接手这一次的苏联国债发行工作。毕竟五千亿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英国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独立吃下这笔融资。所以大概会有四五十家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接手这一次的发行工作。除此之外,海峡对面的法国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