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务(2 / 3)
过关。他把原因都归咎于外经贸部对合资企业的投资上了。
“总书记,这一年来我们外经贸部引进了大大小小上百家公司到苏联来投资,您是知道的,根据我国的法律,我们必须保证一半以上的股份,可是那些外国人向来按照合同办事,我们只有符合规定的出资才能成功的取得股份上的优势,这就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资金。所以我们外贸银行的财务开始有些紧张了,下一期的工人新城我们怕是有心无力了……”谢廖沙委婉的提到外贸银行遇到的困难。他已经不想在经手工人新城这个烂摊子了,在卢布贬值的情况下,工人新城的实际收益如果折合成美元的话已经是负数了。况且房地产的建设周期又很长,谢廖沙是不会再经手类似的项目的。
戈尔巴乔夫听到谢廖沙的这番话,不由得眉头皱了一皱。他本来还想让谢廖沙在兴建更多的类似工人新城这样的安居工程来安置那些从阿富汗撤回国内的部队呢。但是谢廖沙提前拒绝了,理由就是苏联外贸银行没有钱,否则的话就会伤害到目前看来前景巨大的对外合资项目。
戈尔巴乔夫靠在了沙发上,想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他点了点头对谢廖沙说道:“谢廖沙,如果我把住房与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银行在交还给你,你觉得你能解决阿富汗撤军的住房问题吗?”
谢廖沙没想到戈尔巴乔夫居然会提出这个主意,住房与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银行,那不就是原来自己手上创立的第一家银行,国民住宅银行吗?当初谢廖沙把工人新城上交给莫斯科政府的时候,也一并把住宅银行上交给了苏联中央银行,现在居然失而复得,戈尔巴乔夫还真是好意思啊!
“总书记,我们现在缺乏的是资金,不是一家银行,虽然我过去曾经参与过住宅银行的工作,可是毕竟已经移交给中央银行好几年了,我对住房与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银行的资金状况并不了解。”谢廖沙想都不想就推脱到。
“如果我同意住房与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银行可以有外资参与经营呢?你有没有信心接手?”戈尔巴乔夫在次问道。
“外资……”谢廖沙赶紧吧要脱口而出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可以让外资参与进住房与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银行的经营,这还用说吗?当然要答应下来。
“总书记,我可以勉为其难的接受这项任务,但是有一点我要提前声明,阿富汗撤军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我们不可能按照工人新城的标准为他们修建住房,我最多能做的就是在明年撤军正式开始之后,他们能有个遮风挡雨的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