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开庭(2 / 3)
纷将手中的镜头对准了这位五十多岁法学教授,惊讶于索布恰克在法庭上所展现出来的绝对优势,因为索布恰克的出色发挥,这场备受瞩目的庭审早早的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
在场的法官和检方其实早就接到了来自上边的压力,但是奈何索布恰克实在是太厉害了,再加上检方过于自信大意轻敌,致使法官有心帮忙也无力回天,到了最后,法官甚至焦急的向检方问道:“检察官同志,难道你真的不打算发言了吗?你就不能说点什么吗?”质问的检方冷汗直流。
最后法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在检方要求休庭择期审理之后,法官痛快的结束了这场痛苦的审判。即使外行人丘尔巴诺夫也看出来了索布恰克的不凡之处,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丘尔巴诺夫是大笑着被法警架出法庭的。
索布恰克走出法庭之后,返回自己的住所,谢廖沙的电话很快就打过来了。谢廖沙从电视里看了这场庭审的报道,他已经知道了索布恰克的表现,谢廖沙觉得这场庭审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是老练的索布恰克依旧有所保留,他提醒着谢廖沙检方可能会想尽办法的对付他。
谢廖沙对索布恰克的提醒表示感谢,这场突如其来的整风运动似乎有意的仿效当年安德罗波夫主席的政策,但是执行的主角却从克格勃换成了司法系统。这是利加乔夫为数不多可以完全控制的部门了。利加乔夫似乎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地方和部委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这次的整风运动打击面可着实不小,从莫斯科抽掉的大批人员远赴苏联的各个地区去搜集证据。就连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同志都不放过。不过谢廖沙觉得利加乔夫绝对坚持不了多久,勃列日涅夫当了十八年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对于大部分的官员勃列日涅夫总是像父亲一样宽容。像谢列平这样的刚正不阿的官员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而且这样的官员也大多得不到提拔和重用,只有像苏斯洛夫和安德罗波夫这样处事灵活又有能力的官员才会得到重用。可想而知,要是利加乔夫真的打算追究腐败问题,那整个国家的官僚体系非崩溃不可。
谢廖沙询问了一些索布恰克关于这件案子的看法,索布恰克表示依照目前的情况,暂时不需要谢廖沙做什么,一切都可以等到检方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再做定夺。
放下了电话之后,谢廖沙的悬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目前他的手上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处理,比如要去视察正在开工假设的大众公司和高尔基汽车厂的合资工厂,比如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万宝路牌香烟要进入苏联市场的事情,比如麦当劳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