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2 / 3)
证券的代表,我们正要登门问候您!”对方很客气的递上了名片,用流利的俄语对谢廖沙自我介绍道。
“我正要出门找个地方喝几杯,不介意的话就一起来吧!”谢廖沙和善地向对方邀请道。
“噢!真的可以吗?那我们就冒昧的打扰了!”拜访者立刻跟上了谢廖沙的脚步,谢廖沙改变了主意不打算去酒店外面了,就在酒店的酒吧里随便喝几杯算了。于是一行人一起来到了饭店内部最著名的棕榈厅,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当侍应端上了一瓶威士忌之后,谢廖沙就和这些刚认识的日本人交流了起来,他们似乎是来向谢廖沙请教次贷产品的一些问题的,因此谈话的内容主要就集中在了次贷产品的实际效果,以及未来的前景上了。
谢廖沙对此早就有所准备,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加具有说服力,谢廖沙把莫斯科工人新城的例子作为了次贷产品在房地产上的具体例子。严格地说来,谢廖沙让国民住宅银行发行的债券也算是一种次级贷款,因为苏联老百姓的收入普遍不高,对于债券的信用担保能力自然不强。但是谢廖沙却故意隐瞒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苏联工人是不允许失业的,因此苏联工人的偿债能力其实很强。谢廖沙将工人新城项目开发前和开发后的照片交给了对方,让他们互相的传看着。
工人新城是莫斯科最现代化的住宅生活区域,采用了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城市规划方案。再加上苏联建筑特有的美感,以及在规模上的震撼,看起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谢廖沙的行李之中还带了一盘有关工人新城项目的建设的录像带,用快速剪辑的方式来表现工人新城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这些资料是由莫斯科团委工人新城项目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所提供的,他每天都要在工人新城的最高建筑物屋顶上拍摄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几年下来几乎从未改变过这个习惯。这一次谢廖沙特地将这些照片的胶卷变成了影片存进了录像带之中,一起带到了纽约。
“乌里扬诺夫先生,这简直是太震撼了,你们国家的建设速度居然如此的惊人!这难道都是次贷的力量?”日本人惊奇的问道。
“是的,几位先生!次贷产品不是凭空厂造出来的,我们利用金融创新的方式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将不同偿债能力的人的债务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来更为安全的金融衍生品。正是借助这种方式,我们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来启动这个项目,没有动用国家的一分钱。”谢廖沙半真半假地说道。反正大部分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苏联的银行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