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经济高峰论坛(2 / 3)
巴乔夫就不会怀疑他们是瞒着领导擅自勾结的。
谢廖沙在回来的第二天就被戈尔巴乔夫叫到了克里姆林宫去报道。在契尔年科总书记的注视之下戈尔巴乔夫向谢廖沙交代了借参加国际经济会议的机会和美国经济官员进行接触的任务。谢廖沙对此极为惊讶,他不认为现在具备美苏缓和的客观条件。但是既然契尔年科总书记出面了,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情不是戈尔巴乔夫书记的意思。
“有什么事情直接和我联系,注意这件事情不要让外交部的同志们知道!”戈尔巴乔夫仔细的对谢廖沙叮嘱道。谢廖沙当着总书记的面不好言明这件事情的难度,但是只要他答应了下来就必须将这个任务承担下来。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允许谢廖沙拒绝,除非他辞去外经贸部部长助理的职务。于是谢廖沙很干脆的点了点头,这一次戈尔巴乔夫又给他出难题了。
谢廖沙是和戈尔巴乔夫一同离开的,两人乘同一辆车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在路上戈尔巴乔夫真诚的向谢廖沙道了歉,谢廖沙自然是不敢当,只是委婉的向戈尔巴乔夫表示这件事情自己并没有把握一定能够办成。
“谢廖沙,事情并非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非要有个结果不可,只要能让美国人改变对我们的态度,和我们展开接触就是胜利!就算做不到,起码要让葛罗米柯的人认为你做到了!只有这样,同志们才会认为是我们掌握了美苏两国的沟通渠道!”戈尔巴乔夫小声的对谢廖沙面授机宜道。
谢廖沙立刻明白了戈尔巴乔夫书记的意思,这件事情是契尔年科总书记提出的,契尔年科总书记希望谢廖沙能让两国之间有新的沟通渠道,而戈尔巴乔夫书记希望党内的同志们以为谢廖沙让两国之间有新的沟通渠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后着就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了。领会了这层意思之后,谢廖沙立刻就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谢廖沙直到下午才回到了外经贸部,他让纳斯佳给她安排了最快飞往美国的飞机。这一次谢廖沙决定单刀赴会,并不打算从国内带任何的随行人员一同前往。会议的筹备方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住宿的地方,谢廖沙万万想不到居然是纽约的广场饭店。谢廖沙对于广场饭店的过往历史毫不知情,但是他起码知道广场协议是在广场饭店签署的吧!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签署的谢廖沙倒是没有印象。根据组委会的要求,谢廖沙是需要在这次经济高峰论坛上发言的,他将这篇演讲稿交给了嘉能可的专家们去操刀,谢廖沙把全副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为苏联打破贸易坚冰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