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历史的必然(2 / 3)
。谢廖沙承认雅科夫列夫的大部分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改革可不是光动嘴就可以的,撒切尔可以为了节约政府的预算把小学生的牛奶都取消了,戈尔巴乔夫可不敢取消工人们类似的福利。
“谢廖沙,你有什么看法?”戈尔巴乔夫看到谢廖沙一言不发,感到有些好奇,于是向他问道。
“戈尔巴乔夫书记,你们所谈论的这些问题多我来说还是太复杂了,我不是很清楚这些经济上的理论,但是如果让我谈一谈我们外贸部的工作的话,我想说我们现在的出口商品实在是太单一了,而且大部分是资源和原材料,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谢廖沙向戈尔巴乔夫汇报道。
“不错嘛!谢廖沙现在也成长起来了!”雅科夫列夫当面向戈尔巴乔夫夸奖到,毕竟谢廖沙是雅科夫列夫介绍过来的,他干的越好越能说明当初雅科夫列夫的眼光。
对于对方的夸奖,谢廖沙自然要有一番推脱,但是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今天三个人之间的这场谈话他听到了好多不适合公开发表的言论。这是不是意味着谢廖沙已经进入了戈尔巴乔夫更深层的幕僚圈子里了呢。
“谢廖沙同志,前一段时间你在农业部干过,我想知道你对我们的农业有什么看法!你要知道,这一块一直都是我在负责。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的话我们都是可以实践的!”戈尔巴乔夫显然对谢廖沙的回答不满意,他想要更深刻更有效的答案。
“书记,其实当初我在粮食局局长的位子上也打算干一番事业的,但是您知道我们面对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力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才是制约我们农业发展的最大困难!如果我们能从……抽调一些青壮回国从事农业生产的话,我想我们的粮食生产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谢廖沙小心翼翼的说道,他本来想说阿富汗的,不过其实不只是阿富汗,在东欧各国都有大量的苏联军队存在,还有中苏边境的百万陈兵,要知道苏联的人口和国土比起来几乎是世界上人烟最稀少的国家,可是大把的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却被送上了前线,国内的生产建设怎么可能好的了。斯大林时期从无到有的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可是现在莫斯科盖几幢公寓楼却要一年的时间,足以说明国内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多么严重的损害了正常的建设速度。
“谢廖沙,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扭转的!”戈尔巴乔夫摇了摇头叹息的说道。
“总书记,我们可以从美洲国家哪里进口冻肉和谷物,但是老百姓不是只吃这些东西就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