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政治局决议(2 / 3)
例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让谢廖沙接任几位去世的中央委员留下的空缺,以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进入中央委员会。一时激起千层浪,契尔年科总书记倒是没说什么,但是葛罗米柯和格里申却极力的反对。
“我反对,这样的越级提拔简直就是对我们干部选班制度的蔑视,严重的违反了干部的组织任用原则。对于那些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干部们是严重的不公平!”葛罗米柯拍着桌子大声地说道。
“那对像谢廖沙这样有能力的干部就公平吗?莫斯科南边那块废墟荒了多少年了,如果不是谢廖沙现在那边还是老样子!谢廖沙当了两年的团委书记,就把莫斯科市十几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给解决掉了!”戈尔巴乔夫毫不客气地说道。一点都不顾及莫斯科市委书记格里申的感受,格里申气的手都有些哆嗦了,可是却无法反驳戈尔巴乔夫所说的话。
“我对谢廖沙同志的了解不多,可是我也知道一些这个同志的事情,他确实很有能力,但是二十五岁担任中央委员还是太儿戏了吧?”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发言道。
“难道就因为这些毫无道理的原因,就把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同志放在一边浪费才华?”戈尔巴乔夫反驳道。
契尔年科没有说话,他瞪了一眼吉洪诺夫。契尔年科心想现在是戈尔巴乔夫再和葛罗米柯挣个你死我活,你吉洪诺夫插什么嘴?难道你也想当总书记的候选人?
其实从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来说,他也知道为谢廖沙争取个中央委员实在是太不现实了。戈尔巴乔夫其实更希望谢廖沙进入对外贸易部去掌管和英国的经济合作事项,因为雅科夫列夫告诉他说,谢廖沙在英国有很强的人脉网络。至于农业部的差事,戈尔巴乔夫已经不打算让谢廖沙继续干下去了,因为戈尔巴乔夫知道那不是一个容易干出成绩的职位。
“格里申同志,谢廖沙同志在你手下的团委里工作了这么些年,多少都有些熟悉了,你对这个同志的评价是什么?”契尔年科不想让政治局例会就这样被戈尔巴乔夫和葛罗米柯的矛盾无休止的纠缠下去,不过看样子要是他不发言今天这个会就别想开完了。
“这个同志能力是有的,尤其在经济贸易方面是把好手,但是总是插手其他部门的工作。另外我听他的手下们似乎反应这个同志在工作之中有些独断专行,我觉得他还太年轻,不如就留在莫斯科再干上几年!”格里申另有目的的说道。
契尔年科就知道格里申不会夸奖谢廖沙,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是想用格里申的嘴告诉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