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2 / 3)
在位奥运会的到来准备着,就像后世谢廖沙的祖国所举办的那届奥运会一样,苏联人使尽了全力要给全世界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这其中就包括基础设施的改造,尤其是对于通讯系统的改造。
于是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里,阿尔泰系统的车载电话被应用在了
党政机关,联合企业和城市服务部门如公共交通系统电车、有轨电车之上,能源供应系统,道路系统,城市急救系统,公安系统和电信广播系统等等,并且逐渐扩展到了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之中。不过这届奥运会由于苏联出兵阿富汗而遭到了各国的抵制,以至于令人惊艳的阿尔泰系统此时依旧是养在深闺无人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此时的通讯系统还处在萌芽阶段,只是解决了各个城市内部的通讯需求,但是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无线通讯,仅凭着目前的技术和设施还无法满足。这跟谢廖沙所熟悉的那种通讯系统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那么请问?如果我想建设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移动通讯系统,靠着现在的技术可否实现呢?”谢廖沙直接将这个大胆的假设抛给了专家们。
“我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所耗费的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思考了半天,才谨慎的给出了这个答案。
“如果是单向通讯技术呢,比如单向呼叫器,可以发送文本文字的那一种,我可以通过一个小型的接收器接收消息,然后再到附近的电话亭里联系别人,但是要覆盖整个城区。”谢廖沙再次提问道,谢廖沙想问的其实就是寻呼机,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发展手机还不是很适合,寻呼机反倒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知道直到10年之后,寻呼机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您的设想真的非常的务实,以现在的技术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建设费用也十分低廉!”专家们给予了谢廖沙肯定的答复。谢廖沙不由自主的漏出了满意的微笑
从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离开的时候,谢廖沙心里充满了期待,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大干一场了。
。。。
苏斯洛夫的办公室里,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这位八十岁的老人依然在勤奋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国家实质上的第二把手,繁重的国务和党务工作压的苏斯洛夫透不过气来,此外他还要时刻的维护着党的形象,阻止那些敌对分子对党的污蔑。
正在这时,苏斯洛夫的秘书忽然敲了敲门,苏斯洛夫抬眼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