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杨晨送礼(2 / 3)
任职。
但是朝廷却没有掌握《礼记》,无法真正的诠释礼的意义。
袁家掌握着《礼记》,一旦朝廷出题,袁家对礼的答题,就是最为标准的答案,别人的答案唯有在接近袁家的答案的时候,才能够获得高分。
而袁家,则是直接成为礼考第一名,名列榜首,掌握着礼的最终解释。
故而,每一次大考,袁家的人,必然高中,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就是垄断知识,所带来的家族的繁荣富强。
而寒门子弟,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知识,纵使是有着机会参加大考,也没有任何意义,根本考不上。
只是为了照顾天下的寒门子弟,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心怀愤怒,每一次的大考的时候,往往都会抽取一二个寒门子弟高中。
但这些高中的寒门子弟,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最为基层,做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纵使寒门中真的出现了一位天纵奇才的人物。
这人物也往往会被世家大族以联姻的形式,笼络在家族中,使之成为世家的一份子,共同享受一些世家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大周的历代帝王,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知道这些,却没有办法,因为大周帝王也掌握着不少的典籍,但是真正的诸子百圣的根基,原稿,传世巨著,都掌握在百圣传入,或者百圣弟子的后人的手中。
这群人组成了一个个的世家,垄断了知识,垄断了财富,也便垄断了天下。
“我也知道,打破他们对知识的垄断,打破他们对财富的垄断,必然可以打破世家对朝廷的垄断,但是想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
大周的历代帝王,无不为此努力,但是历经千载,依然如故,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成效。
很多帝王,都有些灰心丧气。
唯有这一代帝王,获得了人皇传承,心中有着雄心壮志,意欲一统天下,自然不满世家挟制朝廷,早就想办法,来扩大朝廷的影响了。
只是苦于没有办法。
故而,再得知天华府渭城的杨晨,写了能够影响大周国运的天子劝学诗的时候,才在震撼之际,立即令自己的九皇子前往渭城,寻找三首天子劝学诗。
杨晨道,“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知道,咱们大周朝现在采取的是科考制度,天下的读书人,都有资格参加大考,但凡考试优秀的人物,都能金榜题名。”
“只要让知识流通,使天下人,有机会读书识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