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一(3 / 4)
,语气有些激动,“这是一篇经典的诗歌,我认为百世流芬不在话下,我希望大家看看。”
“老马,你说什么?百世流芬?”一位有些胖的老者大声疑问道。
“是的,王教授,这篇飞鸟与鱼绝对可以当选为世界十大经典诗歌。”
“哦,老马你这么高的评价啊,拿我先看看。”古主席笑着说道。
马书伸出双手郑重的把稿子递给了古主席。
“飞鸟与鱼。”古主席念道,“很有意思的名字。”
古主席开始看文,脸上神情是那么的专注。不足五百字的一片诗歌,却花了古主席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好在在座的这点定力还是有的。
古主席看完之后,没有立即给出结论。而是伸手从笔筒中取了一支笔,在桌上的纸上写了些什么。
又过了三分钟后,古主席语气郑重地说道:“同志们,我赞同老马的意见,百世流芬!”
所有人又都扭头看向了这位泰山北斗。
“飞鸟与鱼,很简单的一个名字,也是很简单的一篇诗歌,但是,”古主席顿了一下,环顾了一下众人,续道:“负责任的说一句,这可能是本次大赛诗歌方面最大的一颗骊珠。如果这首诗歌的作者林峰没能继续超越的话。”
听到这句话,大家的脸色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变化,老马这么说也就算了,他一般标准比较宽些,可你古主席也这么说,这就有问题了。
想当年,古主席第一次进入评委会的时候,最高纪录一天pass了三百多篇作品,而那时一天顶多才有近四百篇文章,为此古主席几乎跟每一位评委都有过争论。不过,他们的争论都是围绕文学作品,为了给一个合理的评判,属于学术性的进步辩论,不涉及私人感情,所以,主席的人缘还是很好的。
不过这也反映了古主席的评判标准是多么的毒辣,在座的都是老资格自然知道古主席判定文章的要求之高,口风之紧,想从他嘴里说出赞美的话那难度不下于让母猪上树啊,而如今骊珠都出来了,太疯狂了。
“老古,你没事吧,也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稿子?担当的起你这么高的评价。”坐在古主席左手边第一位的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教授这般问道。
古主席把稿子递过去,脸色很是认真,道:“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那老教授接过稿子,扶了扶眼镜,认真地阅读起来,除了马书其他人面面相觑,都看到各自眼中的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稿子能让古主席如此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