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雁门哗变(4 / 6)
一声干爹吧。”
王公公一愣,转而狂喜,手忙脚乱的在身上四处掏摸,可惜,他历来不积攒钱财,更没有随身佩戴金玉的习惯,一番掏摸下竟然空空如野。
这时候吕汉强扯下自己腰间的一块美玉玉佩,塞在了王公公手中,王公公哈哈一笑:“承你的情了。”然后郑重的给如云挂在了腰间:“爹爹就要走了,不能再照顾你了,我只愿在天上看着你平平安安快乐的长大。”
“爹——”如云抱住王公公的腰嚎啕大哭。
王公公溺爱的拍拍如云的头顶:“不哭,不哭,记住,爹的名字叫王凤友,我们的家在顺义小各庄,家里还有一个老太太,还有一个种地的兄弟,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如云就猛烈点头,死死的记住,吕汉强就转身对赵梓道:“赶紧通知顺义商行,保护王大哥家眷进京,就住到我的府上,交给如雨照顾。”
赵梓立刻急匆匆赶了出去安排。
一切都已经这样了,来到平陆城关,王公公心满意足的冲着所有的同僚拱手:“咱们兄弟下辈子再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吧。”
然后拉着吕汉强的手:“这一生遇见你这个兄弟是我的幸运,这次没有勤王诏书你没有动一兵一卒,其实我是高兴的,因为你还是知道皇权至上的,我希望你一直这样下去。”
吕汉强点点头,王公公就直视着吕汉强的眼睛半天,看到吕汉强的眼神有些游移,最后还是轻轻的叹口气:“算了,这些事我是管不到了,大家好自为之,做自己该做的吧。”
这时候,吕焕之突然提出:“公公不可独行,您不是还有征召沿途商行武装家丁的密旨吗?”
这个问题是大家都不愿意提的事情,这个密旨其实就是监视吕汉强的,也是防备吕汉强的。
王公公哈哈一笑,拍拍胸脯“我从来就没有什么征召各地商行武装家丁的密旨,也不曾讨要过这样的密旨。”
然后再次与大家拱手作别,两个小太监高举着一面巨大的,上书“勤王灭虏”的大旗,三人义无反顾的向东而去。
这以后,在皇太极肆虐京畿的时候,两个小太监艰难的撑着一杆大旗,一个老太监挥舞着宝剑,在数万金兵莫名其妙的眼神里,高呼着:“大明张皇后都总管,王风友勤王来也。”然后一老二小便淹没在如潮的金军大阵之中,连个浪花都没有掀起,不过这个王凤友的名字却留在了人们的传言里,不过他的名字不过是金军茶余饭后作为一个自不量力的谈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