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萌总裁舍不得刘锦棠】(5 / 6)
密、巴里坤、布伦托海、塔城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尚在清政府的控制之。
全国人民迫切期待清政府派兵入新,驱逐入侵之敌,收复新疆。
1875年,左宗棠受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挥兵出关。对于湘军的战斗力和刘锦棠的指挥才能,左宗棠是了如指掌的。他在筹划和调派入新参战部队时,命刘锦棠担任总理西征大军的营务事宜,并负责指挥前敌诸军的军事行动。
31岁的刘锦棠,以湘军统领的身份总理了西征各军的营务,事实上担任了收复新疆的重任。他按照左宗棠关于先取北路后收南路的作战方针,率领湘军及其他各军,逐个收复了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北疆各城;攻克了阿古柏重点设防的胜金口、达坂城等天山隘口和吐鲁番一带;然后出兵南路,先后收复了喀喇沙尔(今焉膏)、库车、阿克苏、乌什等东四城;收复了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喀什噶尔(今喀什)、和田等西四城。
阿古柏在清军节节获胜时,在库尔勒服毒自尽。他的儿子海古拉于携尸西窜的路上,被其胞兄伯克胡里设伏兵击杀。伯克胡里在清军收复喀什噶尔前夕率残部逃回已被沙俄占领的浩罕。
阿古柏匪徒在后方巢穴中的一些英国、土耳其教官和工匠,一夜之间成了俘虏。他们惊叹清军行动的神速,称刘锦棠为“飞将军”。随着西征军的节节胜利,刘锦棠先后获得了骑都尉世职、赏戴双眼花翎、三品京卿候补。后来又由骑都尉晋升为二等男爵、补太常寺卿、转通政使司通政使。1878年左宗棠奉诏还京时,被清廷命为署理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刘锦棠从喀什噶尔赶回哈密,接受新的职务。由于收复新疆的战役的结束,刘锦棠一生的戎马生涯也告结束了。不久,通过外交谈判,清政府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给沙俄,俄兵退出伊犁九城。新疆的一系列善后工作,直到新疆建省等,都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刘锦棠的身上。这一年,他还不到35岁。
收复新疆之役,从1876年8月开始,到1878年1月结束,前后只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饱受蹂躏之苦的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支援和配合清军作战,轮台、库车、拜城、阿克苏、乌什、阿合奇等地的维吾尔、柯尔克孜族人民,更是奋起驱逐敌寇,据城而迎清军。
所以,这次收复新疆之战出乎意料地顺利迅捷。其根本原因固然是由于这一战争的正义性,而刘锦棠信任并善于利用维吾尔等族人民提供的情报,善于分化瓦解敌人营垒,善于捕捉战机、及时调整军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