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心甘情愿的城下之盟(4 / 5)
帝?”
......
当日下午,朱棣返回华盖殿。
“陛下,对方可曾透露来源何处?”
“陛下,数万御林军皆以入城,50具工车强弩也已就位,3000弓箭手齐备,随时可以发起致命一击。”
文臣武将们分列朝堂前面,争着向朱棣献策献计。
“好了,天外神朝降临,大明将会与其永修秦晋之好。”朱棣看了同样返回来的文武统领一眼,轻点下巴说道:“同时神朝将赐下大量神兵利器,坚船利炮,用于帮助大明开疆扩土,铸就无上皇朝。”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我大明应辅仁义之师,主以德行教化,使蛮荒夷民识文断字,方为正道。不然兵祸不止,徒伤百姓,社稷堪忧,穷兵黩武,此亡国之兆啊。”一名胡子极长的老文官,立刻走出队列,痛心疾首似的劝道。
“蛮荒夷民?亡国之兆?”朱棣回想到在奉天殿看到的神奇故事画面(4d电视画面)和几百年后的惨痛历史,以及王凡许诺未来一年内,提供的100万支步枪、3000门火炮(中小口径)、300艘千吨级铁皮巡洋舰、100艘三千吨级铁甲舰,和提出的5年考察大限。
雅迪估计这里的时间比和主位面应为4比1或5比1,按照王凡话里的意思,如果大明在4、5年内没有让他满意的变化(那时候人工智能刚好完成),他将直接派兵统治这里,把朱老爷子一家,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篓里。
“房爱卿,你年事已高,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了。”朱棣说完后,向左右一挥手,左右御前侍卫立刻一人一胳膊,将房大臣拖曳而走。
“陛下,忠言逆耳,忠言逆耳啊!”方老爷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铮铮文骨精神,不断高呼。
“大明需要仁义道德,但那是对于自己的国内百姓子民;大明更需要铁与血,去开疆扩土,去向整个世界,为自己的子民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生存资源,犯我大明国威者,虽远必诛!”
第二天,经过朱棣一晚上的深思,一道道命令接连从御书房发出。
“诏令天下,正式宣布和天外神朝结盟之事;命令三宝大太监郑和,到指定港口,接受第一批铁甲舰和巡洋舰;令防守北方的大将袁忠彻,派出主力游骑部队,搜猎梳有长辫子的女真族人,无论男女老幼,杀杀杀杀杀;成立军校,朱棣亲任校长,大量招收寒门子弟,培养适合新武器的大明军人;海运开禁,允许民船通航,逐步鼓励海运贸易,并开始收集各地区军事、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