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拾九章 采买汽车工业(4 / 5)
及整车各项部件的生产和安装时间,方便以后维修保养时随时调用。陈德铭在祁玉民的介绍下,用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很是耐心的听完包括整个总装线在内的全部工艺介绍。
参观过后,简单在汽车工厂食堂吃完中午工作餐。陈德铭与祁玉民,屏退其他非核心工作人员后,一齐来到华晨汽车沈阳工厂会议室里。
“祁总,是这样,此次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商务部,在和外国接触商谈合作事宜的时候,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出,希望能从我国引进汽车生产线、配套工厂等整套汽车生产技术。”
“引进汽车生产线?”祁玉民听到不是消息中的“10万辆”汽车销售合同,不禁有些疑惑和遗憾。
“当然了,不是单纯的汽车生产线引进技术合同,外国对口商务部门还提出,3年内,他们有每年不少于10万辆的整车采购计划,作为整车技术引进的附带合同。”
“这~~”祁玉民听到陈德铭后面这句话,不禁有些犹豫。要知道,连续三年,每年10万辆整车采购,放在丰田、大众等世界汽车巨头每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汽车销量上,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年销售量只有18万辆的华晨中华汽车来说,不啻是一剂安心药。每年10万辆,近百亿的销售额,足以提供丰厚的利润(没有仓储成本、营销返点),让自己公司实现更进一步的技术升级。但是自己的纯生产线出口,会不会制造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和砸了自己汽车的牌子?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不好解决吗?”陈德铭看祁玉民一直没有答话,问道。
“陈部长,不知道外国计划生产哪种车型,直接拷贝我们华晨的车型吗?”祁玉民问道。
“这点吗?”陈德铭听到后,向左转头,望向坐在后排的一名年轻干部。
“陈部长,对方发来的消息是,希望以骏捷作为原型,二次开发,保留优化车前身的设计风格,修改车后身的有些摩登的尾灯风格。好像他们打算是把骏捷升级后,作为自己国家内的商务用车使用。”此时身份为陈德铭“随从人员”的王凡,很是那么回事的一板一眼的答道。
“这样吗?”祁玉民沉思片刻,问道:“不知道他们的报价是......”
“整条汽车生产线,包括附属工厂技术等全套技术生产线,报价80~90亿元。”
“80~90亿元?”
“希望祁总好好考虑,因为除了华晨外,奇瑞、吉利、长城等也在我们考虑范围内,此次合作金额不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