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拾二章 文物保护与倭寇‘京都’唐宋遗风(4 / 5)
。如果平遥的居民,看到我们现在在山西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改造,许多过去四壁皆空的贫农、赤农,包括大部分中农,不但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用上了电、自来水和太阳能热水器,乡村的小路铺上了沥青和水泥,再加上特意修建的文化小广场,你觉得我们如何才能说服平遥的老百姓降低自身需求,自愿继续住在窄小、昏暗的木头旧房子中,而眼巴巴的看着周边村落生活在现代化的新居里?可如果平遥古城里的原住民都迁出,变成只能参观的一座历史空城,应该也不是你期望的?所以我才说实行起来很难!”陈yun阐述道。
“这个吗~~”王凡听到后,皱了下眉头,慢慢走着,思考着后世其他地区、国家古城镇的维护、解决之道,陈yun看到后,没有打搅,静静地跟着。
十分钟后。
“等我这次回去后,我再找找参考资料,”王凡此时和陈yun坐在一间二楼的窗户旁,开口道:“我现在能够想到的,后世比较成功,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后世倭寇的‘京都’!”
“倭寇的‘京都’?它很特别吗?”
“用后世许多国内旅行者的话说,倭寇的‘京都’完整保存了炎黄的唐宋遗风!”
“唐宋遗风?比明清还要早上几百年的唐宋遗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陈yun听到王凡的话语后,很惊讶,也来了兴趣,问道。
“具体怎么做的,如何一步步发展的,我需要回去查查资料,我先跟您说一说‘京都’给我的第一感觉。”王凡喝了一口杯里的水,讲道:“京都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座大花园!”
“大花园?”
“对,大花园!一座可以住在里面,没有期限离开的大花园。后世许多城市都建有自己的城市花园,以彰显城市品位。但是一来面积有限,二来就算再留恋,到了深夜也该离开了。可是倭寇的京都却是一座大花园。绿植保养的很好,除了拜它的地理位置所赐外,后世倭寇的维护意识和公德意识也占了主要方面。”
“可以举些例子吗?”
“比如,京都有两条河流在城市内合为一条,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支流和纤维细流,有的小细流仅仅长约5米,从一家的院子里穿过,要知道,倭寇人多地少,出于经济和利益目的,完全可以堵死填平盖上新房,或自住或用于出租营业,但是京都的倭寇居民绝大多数保留了它们。这是其一。”
“恩,继续说!”
“其次是京都的建筑,尽可能保留了原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