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 第一百四拾一章 董时进与粮种研究所

第一百四拾一章 董时进与粮种研究所(4 / 5)

、制度体系、宗教信仰和行为伦理等。

历史上,我国人口的增长由两种因素决定,一是自然繁殖,二是儒家制度激励。儒家价值观,你应该有所了解,比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像修家谱、兴太庙、举宗祠皆被儒家文化奉为人生大事。

同时社会组织家族化,一切以家族为根基,譬如土地权属制度、宗法制度、税赋、征兵、田间生产、民间械斗等,以上种种造成家族人口多,自然势力大,容易取得生存优势。而家族人口的增长,唯有靠生育。”

“这点我懂。”董时进点头道。

“但是历史上,尤其是清王朝雍正成为皇上之前,朝廷多以人头为征税对象,多一人多一税,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意,炎黄的封建王朝,一方面婴儿死亡率高,一对夫妇一生通常生育十几胎,最后存活往往只有几胎。另一方面朝廷又以人头税客观上限制了人口滋生,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人口动态平衡。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到了清王朝的雍正年间,为了增加税源,他们将人头税改为摊丁入亩,这本来是好意。但估计谁也没有想到,看不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仅仅百年间全国人口数量就激增二倍以上,由一亿增至三亿。董先生,不知道你研究没研究过炎黄耕地历史,我略微翻翻,发现人均四亩地,是封建王朝维持自身存在的底线,少于这个就难以应对天灾、税赋、兵役、**,所以激增两倍的人口,再面对的是无法同时增加两倍的可耕用地,这些因素是造成现在民国农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

“恩~~受教了,不过你讲来讲去,并没有说出解决之道啊。”董时进虽然对于王凡的独特观点很是吃惊,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他更关心的。

“我的方法大体是以下几条,第一,培育资料上的优质良种,在配以现代工业化肥,将亩产增至千斤以上(民国平均亩产是137斤),让所有人先有饭吃。第二,在有饭吃后,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因为没有足够的荤腥,所以现在每个人一顿能吃5、6个馒头,而我们现在光复了外蒙,那里仅仅只有几十万人。未来等全国光复后,外蒙加上内蒙,还有青海等地,都可以成为优质牛羊肉的提供地,再加上规模化养殖猪鸭鸡等,这样就可以使百姓肚子里有荤腥了,从而可以节约大批土地,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

同时再引导鼓励农民与企业企业签订长约,实现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比如水果经罐头封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