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拾章 平民与教师(3 / 5)
的炊事基地,一排排蒸好的馒头窝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引得马三山的丫头一个劲的吞噎着唾沫。
“乡亲们,一会走过长餐桌时,每个人都可以拿1个馒头和1个窝窝头,路上吃。注意所有人不要抢也不要多拿,要给后面人留着,前面20里去处还有像这样吃饭的地方,所以保证今天晚上,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有饭吃。”几名士兵高声说道。
许多人迫不及待的向长达二十米的饭桌走去,虽然有人想多抢几个馒头和窝头塞在怀里,但是看到旁边就站着持枪的红党战士,还是暗地里掐灭了自己的贪念。就这样,半是胁迫半是帮助的,上千万人化成几百条人流,经山西大路小路,向陕西方向赶去,行进途中,每隔20公里都有炎黄红党设立的补给休息点,烧有大锅的热水和香喷喷的大米粥(适当放了盐),保证每个逃难的老百姓都能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据后世统计,当时沿途参与做饭的红党士兵和民兵总数超过15万人,从而最终安全、平稳的保障了上千万人的胜利大迁徙。
孔繁盛,字书华,40多岁,曾是一名炎黄新式学堂的教书先生,学问虽然不是绝顶奇佳,但也可以说得上是谈古说今,均有涉及。原来他本在燕京大学教书,后来倭寇全面入侵炎黄,他应该和其他同僚一起迁入炎黄大陆西南地区,但是因为家中尚有重病卧床的老母,因此不得不遗憾的留了下来。一年前也就是1942年中旬,虽然其和妻子精心伺候床榻,母亲还是因为病重不治与世长辞。
母亲病故后,因为不满于倭寇推行的奴化炎黄百姓的教育,孔繁盛没有重回学校教书,而是偷偷的将家中房屋钱财变卖一空,准备悄悄前往西南联合大学投奔故友。谁知路途上因为遇人不淑,将其一身钱财骗盗而走,让他和妻子一下子身无分无,不得以只好在河南一家粮店找了一份需要雇员能够识字算数,包吃住的记账工作,总算是没有饿死。不过后来倭寇因为山陕作战失败,使出了绝户计,驱逐大批炎黄百姓赶往山西。孔繁盛和粮店老板自然没有幸免,一起被净身出户,除了一人揣着5斤米,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财产了。
“书华,你说我们会被送往哪里?”孔繁盛的张氏妻子坐在他的旁边,悄声问道。
“具体地点我不清楚,不过我猜应该会是陕西那边吧,我记得炎黄红党的根据地就应该在陕西!”身穿旧衣,戴着眼镜,围着一条围脖,稍显书生气的孔繁盛拍了拍自己的妻子,安慰地说道。
“那里和你一直说的西南联合大学距离远吗?”听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