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果然总有刁民想害朕(3 / 6)
往了“形势一派大好”上面,全都在对出使团队歌功颂德,于是郑居中急了,觉得必须把节奏带回来。
于是这边大家高兴着,郑居中忽然出列冷言道:“陛下,祖宗规矩,军事之运筹帷幄权在庙堂、在我枢密事。然而此番朝廷气氛不对,竟是高方平相公的诸多出格举动无人提及。关于高方平违反祖宗法度,临时串谋北方宣抚司权利的事不但无人过问,也无人主动出来解释。经由他越权一事,还一起出现了几庄大事,一是相州之平海军、身为我大宋禁军,在枢密院无消息无认可之际,遭遇全体逮捕而没有说法。其次,郓州独龙岗遭遇贼军突袭,高方平到底如何得知的消息?如何会身为外交使臣的当口,忽然越权组织军伍平乱?此处也是疑点重重。最严重的是,于独龙岗事件的同时,他越权授权了在沧州的军事行动,而我枢密院这个主管部门却毫无消息,致使沧州地界人心惶惶,整个柴家庄被血洗,这些都不能不问。”
这一说,让赵佶当即色变了,显得非常不高兴。
所谓的蠢蛋就是这样炼成的。郑居中以为是高方平在维稳,故意隐瞒着这些事。其实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住,张叔夜早已经打过预防针、非正式通报给了皇帝。
于是高方平故意不提,赵佶也故意不提,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赵佶信任高方平,且作为大宋的皇帝、对柴家事上非常敏感,那么以赵佶尿性当然是逃避,永远没人提最好。
一但有人提及了,也等于一次变相的逼宫,肯定会让赵佶非常的恼火。
总有刁民想害朕。
总有刁官想把朕陷于不义!
赵佶由此就铁青着脸,进入了无限联想中。
然而无奈郑居中这家伙是赵佶的大舅子。赵佶总体是讲义气的人,又不方便当场骂出来。于是不发泄出来、心病就更加深了。
现在场面就真的尴尬了,原本很逗比又欢乐的朝堂,瞬间静止了,该低头的低着头,该震惊的在震惊的看着郑居中,大家都觉得郑居中废了,作为高层之一,他这个枢密都承旨做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他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看到现场这气氛,郑居中也面色大变,知道中计了!
实在是自上次他在神龟事件中表现的尿性,赵佶已经不怎么信任他了。看在舅子面上升了职,进了枢密院,然而撤去资政殿学士后,在赵佶不信任他的情况下,郑居中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所以当然也就在核心消息上存在闭塞,以至于让他此番踩错了雷,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