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大西北联合矿业司(4 / 5)
、然后参与西北投资和建设了。
最重要的,收了这群牛鬼蛇神的名册,西北做任何事阻力都要小些。
目下这个态势,就是此番西北国战下,军事、经济、政治等全方面相互博弈下来的最终结果。高方平只能做到这步,并且已经很累……
现在算是全面性结束了宋夏之战。
不过暂时来说,西夏境内的投资起步处于迟缓间断。
商人是逐利的,现在许多宋境的大资本处于后知后觉,他们大多数没看懂此番国战利益所在,也不了解高方平的驻军策略会发酵成为什么。这不怪他们,所谓不调查研究就不决策,大多数人现在云里雾里的,都不敢来“敌国”投资。
在一般人看来,别说现在西夏不算占领区,就算已经被高方平事实上打下来,他们也未必敢大幅投资。
然而差距就在于意识形态上,在高方平的概念里,真是用太多鲜血打了下来后,相反就不能投资了。因为那是真正的对抗环境而不是商业环境。
现在看似尊重他们主权又加上“商业性质”的驻军,才是仇恨值最小、法理上最适合的结局。
于是西夏境内的军事问题交给刘光世的现在,首期投资由高方平、关七、西门庆,大名府国企、以及西夏王室,五方面成立的合资企业主导,关于企业称谓上,刻意淡化了国家概念,叫“大西北联合矿业司”。
当然了,这个企业没什么真正的技术,主要就是负责管理工人和劳务输出,以及运输,倒卖矿产。也就是干体力活、搞资本运作的。
其中西夏王室不出钱,他们正式以“采矿权”入股。这在西夏没毛病,西夏土地可以属于个人,但土地上的一切矿产资源是属于皇帝李乾顺的。
至于运作管理方式、以及资金的注入,则由高方平、关七、西门庆、大名府国企几个方面来完成。李乾顺等着数钱就行。
最后,具体经营则是西门庆和关七组成的联席总管负责。高方平、李乾顺、以及大名府说白了就是监事或者说执行董事什么的,称谓真的没啥子重要的。放关七和西门庆十个豹子胆,他们也不敢乱来黑吃。毕竟现在监督他们的是西夏和大宋的“联合军队”。
但联合矿业司也仅仅是负责非技术性事宜,至于真正的采矿炼化事宜,还是京县和江州来的大宋官府团队负责,也就是说,乃是京县和江州成立的国企来投资冶炼厂和矿井,负责采用大宋的挖掘和炼化技术,来提高在西夏的采矿效率。
这个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