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皇庭里的猫腻(2 / 5)
么猫腻,而我不能提前知晓,那么我进京勤王的时候一定会死一片。你真不要觉得我会比你惧怕的那些人温柔,这是关键。”
“咱家听进去了。”梁师成低着头道,“咱家可以走了吗?”
“一路走好。”高方平抱拳道。
走好个锤子,我能走好吗。老梁一边想着,逃入了船内躲了起来……
回衙门的时候,高方平一直在思考,心理明白,这事除了梁师成,童贯也肯定会心中有底的。甚至高俅老爹也都知道内幕。
但是他们一定都不会说,梁师成不愿意说,童贯当然也不想沾染这些事。至于奸臣老爹,他就是个和稀泥的存在,他害怕宝贝儿子“知道的太多”,所以不会提及。
高方平一直思前想后,越想,越觉得仅仅凭借郑贵妃和郑居中,他们如何敢玩这么大?
这很不科学,皇后再不得宠那也是皇后,且皇后的儿子自从任职开封府牧后,基本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依照大宋规矩,就真是确认太子地位了。
“难道正是因为历史改变,小王爷提前被确立太子地位后,才引发这些后遗症?”高方平喃喃自语着。这是可能的,提前确立太子,还真会导致太子过早处于风尖浪口,成为一些有心人的攻击目标。这在哪朝哪代都不稀奇。
那么从“太子”概念想开去:大宋体制下,什么样的人能影响太子地位?
答案只有两种人,一是皇帝,一是太后加上重臣。
是的其他朝代说不清楚,变数很多,主要还是皇帝为主。不过在大宋,如果在位的太后足够奔放的话,连皇帝她都可以换,前提当然得有绝对数量的一群士大夫支持。
宋朝这些家伙呢,他们还真是遵循着某些圣人的祖训,提倡皇帝若是不好的时候就换个皇帝的。譬如前些年也有个牛逼的太后想这么干了,皇帝被她吓得整日如履薄冰的,结果韩琦相爷就看不下去了,就把太后威胁的不要不要的,于是换皇帝的事只得作罢。
由此,高方平拍着脑袋想了想,又想起了一个人来,她是刘青菁。就是元符皇后,宋哲宗的皇后。宋哲宗是赵佶的哥哥,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刘青菁是赵佶的嫂嫂。
老哥病逝后赵佶登基,就给嫂嫂改号元符皇后,次年,赵佶还违反惯例,封了嫂子为崇恩太后。
是的赵佶就喜欢干这种蛋疼事,把嫂嫂封为太后,这肯定是有些问题的,然而赵佶愣是干了。从这里能看得出赵佶任性又随和,且念旧,只要他高兴,他是会力排众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