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童贯最近很跳(2 / 4)
找皇帝说话了,可惜这个老棒槌和前任中书侍郎刘逵一样,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耗费了过多的人品,建议杀枢密使的是他,弹劾满朝文武的也是他,给赵佶的印象,这个小老张就是说话如同放屁的人,不能当真,又加之弹劾的乃是最得宠的童贯,赵佶根本不理睬。
紧跟着就是官家生气,似乎有点小孩子的叛逆性格,张克公弹劾宠臣童贯后,赵佶耍性子,不但不贬童贯,相反下旨赐童贯官衔至顶尖:开府仪同三司。
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皇帝任性之下,几乎和整个士大夫阶层对立了起来。
开府仪同三司那是文官系列的顶级,童贯那种妖人太监若是有这等殊荣,那还得了。
接下来就发生了很大的事件,张商英张叔夜这两个老张驾临政敌蔡京府邸紧急商议,小道消息称,张商英威胁蔡京:你个老奸臣要敢委任太监,老夫就撞死在你府里。
蔡京早想弄死这个烦人的张商英了,无奈却觉得您要死也不能死我府里啊,于是听说老奸巨猾了一辈子的蔡京真被唬住了。
最终蔡京抗旨了。
老蔡貌似忠臣一般,以宰执身份在朝上取下了官帽,慷慨激昂的言及:老臣有负陛下了,老臣拒绝委任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此等破坏祖宗规矩的事万不敢担,换愿意执行的人来吧。
高方平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想昏倒。历史上,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皇帝升童贯进入文官系列、赐官开府仪同三司的闹剧,而当时的确是蔡京为相,蔡京也是真的抗旨拒绝委任的。赐这个官职那是真真实实的需要圣旨,需要宰相签字委任才作数的,所以蔡京拒绝委任,童贯就无法升这个官。
那么赵佶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这个打算,二是再度把蔡京罢相。
是的蛋疼的体制就在这里,赵佶有权利任免宰相,但其余的职务任免则需要宰相来执行。否则的话赵佶真的早就直接赐高方平“同进士出身”了。就是因为赵佶就算在喜欢高方平,也必须蔡京同意,才导致了高方平目下不上不下的。
这是大宋奇葩的地方,但凡宰相都敢和皇帝对着干。所不同的在于,蔡京没有往前那些名相们的骨气,大多数时候不会逆了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这个原因,任性的赵佶只喜欢蔡京,历史上反反复复的启用蔡京,就是因为用其他人为相的话,赵佶会更加郁闷十倍。
听说蔡京当堂抗旨后,赵佶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但介于蔡京都不容易说话了,就更加没有贴心的人了,加之赵佶乃是迷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