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冯晓刚(第四更)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冯晓刚(第四更)(2 / 3)

团队真的很厉害!

冯导1958年生人,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是有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的。

冯导是文艺工作者:忧国忧民,对年轻一代感到困惑和担心。

所以,他拍了《一九四二》,冯晓刚作为一个父辈,跟我们说:看见没?你老子当年受了多少苦。

但《一九四二》最终失败了,并且败给了一个搞笑喜剧《泰囧》。

仿佛一夜之间,冯导非常熟悉的老百姓就让他感到了陌生。他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我随便拍的片子(《非诚勿扰》),就大卖,我用心拍的片子(《一九四二》),就赔钱。”

说完这话他去拍了《私人订制》,仿佛是要争口气:你们这些傻x观众,不是喜欢喜剧吗?那就随便拍给你们看看好了。

为了保证压倒性的票房,他不惜用了自己最得意之作《甲方乙方》的设定。票房确实是不错的,但评价还是分了两极。

它有着冯导熟悉并拿手的、贺岁喜剧片式的“冯氏幽默”,也有讽刺意味浓重、在《大腕》《手机》里用过的小段子,还有一些政治性的、针砭时弊的东西藏在边边角角里。

他一边说着“群众里有坏人”,隐晦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一边又想挣这些傻x群众的钱。就是《让子弹飞》里姜文说过的,“我怎么又能站着,又能把钱挣了。”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得《私人订制》看起来不伦不类。

当然也就没有得到观众的青睐。

这种矛盾其实经常发生在文艺工作者身上,就是所谓的瓶颈。

我的作品是要出自本心,还是要考虑受众?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如何突破,则来自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所以经常有大拿说:当你的才华撑不起野心时,那就潜下来好好修炼吧。

但冯导好像没有…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怨天怨地、到处炮轰了。

《一九四二》票房惨败,他撕观众,说观众根本不懂什么叫好电影。

《私人订制》口碑仆街,他撕影评人,称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老炮儿》口碑不差,票房丰收,他撕同行。

原因是《老炮儿》最初20%的排片,不及同期上映的其它电影。

他作为监制的《命中注定》上映,护女主汤惟,撕李安,8年前汤惟被封杀的时候,不站出来,新片上映却借此炒作,冯导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