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匆匆(2 / 7)
定时陪她一起去散步。
爸爸则时常会给她炖些营养汤。
偶尔会有村里的大娘婶子来沈家窜门,告诉她许多在孕期不能做的事情。
而她的那些在舅妈的管束下一句话不敢多说的三个舅舅,也把姥姥送来,说是让姥姥给她做做伴。
舅舅们的说辞虽然让希蓉哭笑不得,但对姥姥她也确实挺欢迎的。
姥姥到她家之后,便时常和奶奶坐在一起给未出世的三个宝宝裁衣。
姥姥和奶奶都是手巧的人,小衣小鞋全部是用手一针针缝起来的,便是比起缝纫机,那针脚也不遑多让。
小衣服上采用的也多是蝙蝠莲子等寓意好的民间绣图,用色上多是大红明绿一类活泼的颜色。
虽然说不上精致,但却满是充满活力的民间风,希蓉件件都十分喜欢。
而姥姥和奶奶两个老人在一起做活,便不免讲讲古,希蓉越听越有趣,自己一人独处时,就动了写点什么的想法。
微博上,盛世仁医的讨论热朝早已过去,然而网友们催促她开下一本小说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那点写点什么东西的想法,就渐渐向小说靠拢。
做下决定后,希蓉就直接去老四爷家借族谱。
老四爷听说她借族谱是为了写小说找素材,便笑呵呵地建议道:“小蓉啊,不如你就写咱们老祖奶奶的故事,肯定有人爱看。”
希蓉想起妈妈曾经讲过的老祖奶奶的事,经老四爷这么一点,很快就有了想法。
她说道:“谢谢老四爷的提醒,我便借用老祖奶奶故事的大框架来构思。”
“好好好”,老四爷连连点头,“到时候你可得注明,这是写的咱们沈家老祖宗的事”,见希蓉笑着答应,他拿出族谱,便唤着老伴儿道:“你不是要跟老二家借酵子锅饼正巧把丫头送回去。”
老四奶奶应着从厨房中出来,希蓉连说不用。
老四奶奶拿过老四爷手中用整洁的蓝布包裹着的族谱,笑着道:“咋能不用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注意,你这么大个肚子,里面三个孩子,就更得小心点。”
正说着,沈妈已经过来接闺女了。
老四奶奶也没有留下,而是跟着一起去了沈家,和两个老姐妹唠了好一会儿嗑才拿着奶奶牌酵子锅饼回去。
希蓉一回到家就进去望之建房时特地留的卧室,打开蓝布包裹,看到硬硬的封皮上沈家族谱四字,心中蓦然产生一种对厚重时空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