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2 / 4)
。可是她分毫未显,反而笑吟吟的看向冉翁,一双璀璨的眸子莹莹有光,好似会说话一般,煞是灵动喜人。
冉翁一对上华霜的目光,心便一动,温和问道:“华霜想说什么?尽管说来。”
华霜未曾起身,只是用孩童一般的语气,很随意的说道:“冉翁,旁边这位很瘦很高的学子说,他也会背离骚,背的比我们公子要好很多呢。”
那位很瘦很高的学子当即怒了,一双细长的眼睛狠狠的瞪了华霜一眼,然后站起身,对冉翁施了一礼:“回先生,学生从未如此说过,您别听这小厮乱嚼舌根。”
冉翁的脸色沉了下来:“武略,你现在就把刚刚萧念背诵的那一段《离骚》的释义讲出来。”
华霜看了那瘦高个一眼,哦,原来这个人叫武略啊。
武略的脸色涨红。《离骚》他确实背诵过,大致的意思他也理解。可是让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逐句释义,他根本就做不到。他乃武将之子,却被父亲强行的送到了这间书院,心中本就憋屈,文章学问上只觉得处处矮人一头,如今连个瞎子都压在他头顶上了,这让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学生……学生译不出来。”他吞吞吐吐的讲出这一句话来,顿觉有十几道嘲笑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侧过头,看到华霜正唇角含笑的看着他,心中恼火更甚:“先生,就算学生译不出来,这萧念也未必就会!还有他身边这个刁奴,没得挑拨生事,忒煞可恨!”
这下子,众人的目光又重新落在了萧念和华霜的身上。虽说《离骚》为世人所熟知,一般的读书人也都会背上几句,可是要释义离骚,还要译的深,译的美,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因为屈原运用了大量夸张而浪漫的比喻手法,是一种极难驾驭的飞扬自在又华丽的美,稍不留神,译者就会把这份美感破坏掉,所以才嫌少有人敢去直译《离骚》,尤其是在临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冉翁冷哼一声:“你们别都看萧念,武略译不出,你们在坐的谁能译?”
众学子左右看看,纷纷低下了头。这其中不是没有人能译,只不过眼下情况有点僵,他们大多是寒门子弟,而武略则是武将世家,拳脚上的功夫很厉害,如果得罪了他,那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所有的一切都被冉翁收入眼中,但他不动声色,只是点名道:“华霜,你来译!”
众学子一片哗然。这个华霜不过是个小厮,怎么先生竟然让一个奴才去译?难道就不怕污了先人的文章吗?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