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轻的先生(4 / 6)
学里面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为了步入朝政才来的。
里面有已经及冠的人,对于男人而言,功成名就才是最为主要的,什么时候离开就要看什么时候考试了。
有人拜在大儒门下,有人在家里面自己钻研,还有人喜欢在国学这样的书院里面。
毕竟这样的书院里面好处也不少,比如说在这样的书院里面能够第一手知道朝廷的动向。
真正的大官就那么些人,不是每个人家里面都有在关键权力方面的亲人,在书院里面消息就会灵通很多,彼此互相交换,传播得快。
还有就是可以认识很多人,说不定你的同窗就是未来的权臣,那有一份同窗之谊就很重要了。
自古以来除了亲戚,最主要的就是同窗了,那也算是另外一种出生。
太学里面未来的官员,大家族里的人也很多,帮着家里面或者自己多结实其他家族也是好的。
家族有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一条线罢了。
没有一个家族会觉得朋友太少,各大家族环环相扣,互相帮忙才能发展得更好。
这里面的人指不定就是未来其他家族当家人,大家有了一份情谊在,日后也好往来。
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太学,除了官方的影响,本身就很大之外,还有字一点,就是女学了。
女学里面的人别的不说,就没有一个真正蠢笨的,都学到了一些女学里面的管理,而且个个不说是满腹经纶的大才女,也是没有一个不通艺术的,都是各方面最为适合的当家主母。
何况女学不一样,能够进女学的,都是家里面的大家小姐,家里面都是极为重视的。
来了一个人,居然看起来比他们都要年轻,还是先生,可不是让人迅速重视。
太学里面的人多的是考上进士的,是全天下水平最高的学院里,而且里面的人个个非富即贵,能够压得住他们的先生,怎么会简单。
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几乎不会在自身方面服气任何人,何况是被一个年轻人指挥着上课。
而且这个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太京城或者其他地方世家的大人物。
这可就有些过分了,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怎么能让他们顺从。
太学女学毕竟和他们是同一所学校,虽说活动区域不一样,到底还是在一处的,很快也有人听说了。
听说院长已经正是任命他为先生了,已经派人去吏部备案了。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