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4 / 5)
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他的支持者呀。
张聪兴奋不已,他伸出双手将纸张递给秦厉。秦厉接过来,旋即观看,但见上面写着:朝议谓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王为皇叔父兴王,兴王妃蒋氏为皇叔母兴王妃者,然不过拘执汉定陶王、宋璞王故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复顾起私亲之说耳。
比有言者,遂谓朝议为当。恐未免胶柱鼓瑟而不适于时,党同伐异而不当于理,臣固未敢以为然也。
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记》曰:‘礼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故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今武帝已嗣孝宗十七年,臣读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
今武帝无嗣,以次属及,则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故遗照直曰:兴王子伦序当立。初未尝明著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其公私实较然不同矣。
虽然满篇的文言,但秦厉还是字斟句酌的看懂了。秦厉的一双虎目不禁明亮了许多。写的不错,真是不错呐,张聪这家伙果然有才学,就这样的一篇文章真若是和朝廷中那些老臣对峙,恐怕会让众老臣们颇费一番心思呐。
见秦厉喜形于色,张聪这家伙更加得意,更加兴奋了。他呵呵笑着说道,“秦大人,若是这篇不太深刻,不太合适的话,下官这里还有一篇,请大人过目。”
秦厉又从张聪手里接过一张折叠的非常精致细心的信栈。这一篇显然是张聪更加用心写的了,还专门起了个名字叫《大礼或问》
秦厉快速看完了,更是喜形于色,这一篇显然更加犀利,考证也更加准确。秦厉暗暗想道,张聪此人绝对是有才学,有心之人呐。这样一个人真若是受到了皇上重用,说不准他真能帮助嘉靖度过难关哩。
心下这样想,不禁对张聪更是刮目相看了。
张聪这时候显然有些忘形了,他一脸的笑容,道,“秦大人,下官这便告辞,下官的这两篇文章大人若是感觉说的下去,那就劳烦大人转呈给皇上。
张聪谢过秦大人了!”
张聪说话的时候显然有些激动,他甚至在央求秦厉。可能是他的信心很大,只要是嘉靖皇帝能看到,说不定他的事情就成了。
他是个小小的正六品礼部主事,当然也可以直接上书的。可是他费尽心思上的书皇上却是见不到。他上书首先要由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