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百姓支持谁(2 / 3)
把守各处郡县。
不过在晋阳城中,只有三千秦军,各家的兵马来的太快了。
荀彧提议调集各地兵马火速支援,“主公,一定要小心袁本初。”
荀彧和徐庶此刻有些埋怨,他们提醒秦峰消息各家士族鱼死网破的反击,并建议秦峰调兵。可是秦峰始终无动于衷,这边过了三天,各家的兵马到了,而秦峰依旧按兵不动。
“主公,为什么,为什么先期不调兵?如今各家兵马汇聚,已经不是轻易能够消灭的了。这简直就是置自身与危险之中……。”荀彧唉声叹气,埋怨之情勃发。
荀彧老成持重,难免埋怨一番。而徐庶年轻有冲劲,道:“主公,莫不是主公有更好的破敌之计?”
“什么?有更好的破敌之计?”荀彧根本无法理解,道:“元直,实打实的四万多大军,无兵如何破敌?”
无兵无法破敌,的确是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徐庶也不知道如何破敌,不过他认为主公一定有办法。他深知主公是一位深有韬略的人,绝不会没有任何手段的情况下,任由士族聚集起来力量。
果然,秦峰是早有主张的。
荀彧和徐庶没有办法,但秦峰有办法。这办法来自于千年的经验积累,就不是荀彧和徐庶能够理解的了。徐庶和荀彧或许太多地方比秦峰有见识,但说到打反动派,他们便是加起来来上一个次方,也不是秦峰的个。
士族,就是反动派。而秦峰的政策,就是一个不完全版的土地改革。
秦峰示意二位军师稍安勿躁,他严谨道:“我们煞费苦心,制定了一条条符合当前情况的政策,执行了我们的政策,谁得到了益处更大?”
这根本不需要细想,亲自参与制定的荀彧立刻道:“启禀主公,百姓皆会受益,只有各家士族的利益会受损。”
秦峰的政策下,工农兵商都会受益,唯一不受益反而受损的就是地主士族了。所以,士族发狠拼命也要阻扰秦峰,现在不惜一切要杀死他。其实秦峰给了士族明路,他希望士族能够运用他们的家世和头脑,发展工商业。但士族死抓着权利不肯放。
秦峰问问点头,道:“数百年来,士族统治地方,一个个宛如国中之国,他们给与了百姓什么?”
荀彧面露惭愧,跟随秦峰以前他并没有太多感触。跟随秦峰后,这位士族出身的有匡扶天下志向的王佐之才,这才深深发现,朝廷太对不起百姓了。朝廷原本可以给百姓更好,并且一点利益也不会受损,反而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