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2 / 4)
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更深层的也有血统上的影响,毕竟,无论是荀子朝鲜、赵陀越南亦或是徐福日本,无不意味着在他们的血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血统。
也正因如此,朱宜锋才会主张将四藩并入中国,当然这只是在血统上的亲缘,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朱宜锋并不愿意在中国周围出任何一个可能在未来威胁到中国的邻居,比如日本。
至于越南嘛……不过只是顺道而为,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1858年的越南人口不过仅只有800万人,即便是包括老挝和柬埔寨在内,人口也不超过千万,是一个典型的适合移民的地区,而在过去的六年间,两广等地向越南移民就超过二百万,现在越南的人口构成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十五年……”
曾国藩的计划,让朱宜锋沉思片刻,而后摇摇头说道。
“十五年的时间太短了,对于在三地设省,不用太过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看可以用二十年的时间。”
想到在另一个时空中,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以及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与其急切的设省,还不如慢慢的同化。
“在未来的十五年内,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彻底废除三国的文字,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字……就是文化的根本!”
不过提到要灭亡三国的文字时,朱宜锋忍不住一笑,这种笑既是自豪,同样也是自嘲,自豪的是,三国的主流文字,并不是他们本国有文字,而是汉字。像朝鲜所谓的“训民正音”就被朝鲜士子自己给禁了,自其发明的四百年来朝鲜士大夫们一直尊崇汉字,普遍抵触这套所谓的“朝鲜文字”甚至对其极为反感。而在越南,越南人在汉字的基础发明了“喃字”,尽管越南历史上的西山朝曾将其定为“官方文字”,可是越南的士子仍然学习“儒字”也就是汉字,他们同样抵触“喃字”,至于日本,也和朝鲜、越南一样,汉字流行于上层人士之中,三国士子可以不会“训民正音”、“汉假文”、“喃字”,但若是不会汉语,不仅寸步难行,甚至无法看懂本国的书籍——他们的书籍更完全使用汉字印刷。
对于三国民众这种发自骨子里的“以汉字为尊、摒弃本国文字”的思想认识,朱宜锋自然觉得自豪,而想到另一个时空中,三国纷纷摒弃汉字的举动,同样让他感觉有些尴尬。文化的输出是以国力作为后盾的,没有国力作为后盾,即便是千年的学生,最后不仅会摒弃曾经所学,甚至还会反噬中国。日本、越南都是明证,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