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铁血宏图 >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

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2 / 5)

炽的胆量使得他果断的通过卖马、借钱,凑足了这笔钱。

通过这次战利品拍卖挣到第一桶金的王炽,并没有因为挣到了几万元的巨款而选择离开仰光,在处理那些货物的时候他发仰光商业繁盛,又居水陆交通要冲,考虑到西南不临海,而且在战争期间,他接触的军官都谈到将来肯定要在缅甸修建铁咱,以便实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就近出海,而位于河口的仰光无疑就是最佳的出海口,将来只会更加繁荣,所以他便选择在那里设庄开始从事贸易,于是,租得临街房屋一间,正式挂出了“天顺祥”商号。开始在这仰光做起了生意。

“天顺祥”商号的生意很多,从仰光的大米到中国的棉布、搪瓷盆等各种各样的物资,只要是市场上需要的商品,“天顺祥”商号都会卖,当然,他真正的生意却是在仰光的军方拍卖会上,拍下的那座没收自英国人的,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印度人于三年前创办的纱厂。

军方的拍卖会与普通的拍卖会不同,军方往往指定只有华人才可以参与拍卖,而王炽的几笔生意都是得益于这一规定——这直接将缅甸本地商人排除在外,而当时国内的大商号并未随军队进入缅甸,至于进入缅甸的大都是小商人,他们没有那个资本,正因如此,王炽才能够拍得大量的物资,甚至只需要支付押金,也正得益于此,他才能够拍下那座刚刚建成的纱厂。从那时起,纱厂就变成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切,相比于其它任何时候,在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之后,整个亚洲的市场都出现了大量的市场空白,在已经习惯了机纺纱、机织布的下缅甸来说,更是如此。

在英国资本撤出之后,下缅甸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对于纱线和棉布的需求从没有得到满足,但是除了中国,他们几乎没有其它更好的来源,而在中国国内产能不足、纱价布价上涨的情况汇报下,商人们自然不会把丝线运往缅甸,而王炽的天顺祥纱厂因此成为整个缅甸唯一的纱线供应商,从而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暴利。

可以就,正是纱厂成就成了天顺祥的今天,当初只用不到十万元买下的工厂,现在银行的估价已经超过120万,这甚至远超过其设备的价值,究其原因还是天顺祥纱厂于下缅甸的垄断地位,还有其所面对的兴旺的市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王炽可以躺在床上数银子,国内纱厂无法避免的原料不足的困境同样限制着天顺祥工厂的生产,与国内的工厂依靠从美国南方运来的棉花可以维持生产不同,在商船运输受到军队控制情况下,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