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4 / 5)
六个小时,这都是为了多挣钱。
进入船厂后,轰鸣气锤声便不断的传入耳中,整个船厂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船台上数艘千吨左右的钢壳船正在紧张的建造中,船坞里,一艘五千吨的商船刚刚开始铺设龙骨,这是船厂建造的吨位最大的商船,若是搁在去年,杜大牛甚至都不敢想像船厂会造这么大的船,但是现在,战争改变了一切。
“去年,对于船东来说,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船厂的造船能力,这个能力不是指你的设备,而是你能造多大的船,去年我们造的最大的船多少吨?850吨,而今年,接到的定单,最小的也是1350吨的标准沿海客货轮……”
在身为工程师的林玉峰看着徐川,看着船厂厂主缓声说着自己的建议。
“最大的,也就是现在船厂造船能力的极限,五千吨,现在船东需要船越来越大,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年吨位就会增加,比如标准沿海客货轮!”
他口中的标准沿海客货轮是是以交通部制定的标准图纸为标准制造的一种客货轮,它之所以成为标准,是因为其成本相对较低,工期短,且基本满足海军南方作战的需要。
“现在,陆海军需要的标准轮是可以满足本土与南洋、最远到印度的运输要求,但是澳大利亚呢?还有非洲殖民地,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在南洋处于优势,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其它地方,所以就需要更多的运输船,而且是远洋运输船……”
在他提着海军的需要时,徐川这个年龄不过四十岁的船厂厂东则只是默默的吸着烟,偶尔喝着茶,这座船厂是他倾家荡产所办,当其它人选择纱厂之类的工厂时,他选择了船厂,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造内铁肋木壳船,虽说设备技术都谈不上一流,可凭着长江航运的日益繁荣,船厂倒也赢利颇丰,到去年通过几次添加设备便开始造铁壳船,战争一打响后,这船厂的定单便接不完了,单就是现在船厂手里握着的定单,都够开工到三年后,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从银行贷款三百万用于扩建船厂,但是在船厂的建设上,却与眼前的这位他聘请的总工程师产生的分歧。
“所以,我们必须要着眼于未来,要把船坞建大一些,要可以建万吨轮……”
“万吨!”
不等林玉峰把话说完,徐川的眉头便是一跳,看着他说道。
“万吨轮,现在最大的运输船才多大,六千多吨,还长兴船坞造的,咱们造万吨,就是炮舰也没有那么大的!”
徐川不懂造船,可并不意味着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