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2 / 5)
“相信我,先生们,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比你们还急,毕竟,他们的工厂在等待着来自己南方的棉花!”
约翰?斯利德尔的语气显得极为得意。因为现在,南方的外交政策正是建立在“棉花就是王”这种理论上。按照这种理论,英、法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棉花。英国五分之四的棉花是来自南部。中断棉花供应就会使英国经济崩溃,使工人濒于挨饿,并使政府垮台。英国会被迫打破这种封锁从而挑起与北部的战争,这样将确保邦联的独立。
南卡罗来纳的议员詹姆斯?哈蒙德在他1858年著名的演说“棉花王”中曾花言巧浯地问道:“如果有三年不供应棉花,情况将会怎么样呢?英国就会马上垮台,而且除了南部,整个文明世界将跟着垮台。不,你们不敢就棉花发动战争。任何世界上的大国都不敢就此发动战争。棉花就是王!”在南方方面很少人怀疑这种论点的逻辑性。密西西比州州长曾对一位英国的战地记者说:“独立自主的密西西比州没有英国比起英国没有密西西比州能大干一番事业。”另一个南部人说:“呃,先生,我们只要切断棉花供应几个星期,就能在大英帝国制造一场革命。”一个查尔斯顿的商人相信,如果联邦的封锁减少了英国的棉花进口,“你们将会把他们的舰船沉入海底并承认我们。我想,在秋季前就可见分晓了。”
现在英国的情况如何,约翰?斯利德尔并不清楚,但是在中国,在中国的报纸上,他的翻译每天都会将报纸上有关棉花的报道集中剪贴起来,而那些新闻无一例外的在告诉他一个事实——中国人需要来自南方的棉花!中国的工厂需要南方的棉花。
当然,他的这番话并没有得到商人们的影响,毕竟现在北方的封锁以及南方禁止棉花出口,以棉花为武器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可是个人的利益在战争时期又有谁会去在意呢?更何况,这些人只是一群小“商人”,完全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影响力。
一个多小时后,坐了马车,约翰?斯利德尔立即问到身边的随员。
“亨利,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去帝都?”
作为美利坚联盟派往中国的特使,约翰?斯利德尔显得有些无奈,在抵达中国之后,他发现自己甚至不能够前往中国的首都——帝都,因为他是非官方特使,中国并没有承认美利坚联盟,这使得他即便是前往帝都,也只能够以私人身份,而这意味着他必须要放弃自己的责任,与其它的国家不同,即便是到现在,中国对于外国人的行动,依然有很多限制,包括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