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铁血宏图(2 / 5)
左翼掩护,二班、三班,跟着我……”
尽管只是一个孤立的居民点中,但是吴以民却不敢大意,因为在《手册》中清楚的写到——“在澳大利亚任何一个居民的家中都有少则两至三支长短枪,转轮枪、步枪是其家中必须之物……每个居民点都是潜在的“抵抗据点”,每个居民都是潜在的敌人,因此必须谨慎对待……接触建议:以准军事手段接触,必须确保其如果反抗可以于第一时间发起攻击。”
而这个建议显然是基于一个原则——保护己方安全的原因,对于出境作战,帝国军队的原则非常简单,首先保护己方的安全,至于外国人、外国平民的安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就像对林肯港的炮轰一样,对那里的无差别炮轰,只是为了摧毁城内的抵抗意志,令其放弃抵抗,从而为部队的登陆铺平道路,毕竟,中国不需要为外国人的安危负责,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三十四人组成的骑兵队出现在格林森市的时候,这个与其说是城市,倒不如说是集镇中的几百个澳大利亚人,无不是瞠目结舌的看着出现在这里的骑兵,这些骑兵身上穿着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英国军人的红色军装,而是一色的卡其色军装,而且头上带着的也是与欧洲军人不同的宽檐布帽。
更重要的是那遮阳的宽檐布帽下方,那些士兵们的相貌与他们是截然不同的,而立即让他们联系到刚刚得知的消息。
“中国人!”
不知道是谁首先喊了一句,然后整个市镇立即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们还曾怀疑过过路人传来的消息真假——南澳大利亚遭到中国人的进攻。
而现在,出现在这里的军人,则成为了最好的佐证。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中国人,尽管城市中的男人们的腰间大都佩带着武器,但是却没有人敢于首先拿出武器,只要但凡稍有理智的人都很清楚,他们根本不是军队的对手。
也正是这种认识,使得这些人做出了一个极为理智的选择——放弃抵抗,甚至还有一些人有些胆怯的将武器扔到了一旁,生怕因为自己腰间的转轮手枪,而成为中国人射杀的对象,毕竟战争,从来都是战争,在战争中,从来没有什么误杀,有的只是死亡,至于怜悯……那不过只是胜利者的一时仁慈罢了。
“你们的市长在什么地方!”
毕业于讲武堂的吴以民可以说着一口还算流利的英语,甚至还能够结结巴巴的说一口勉强能让人听懂的法语。这也许是讲武堂毕业的军官最大的特点——至少有一门精通的外语。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