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向东(求支持)(3 / 5)
其他地方去购买消费品。到了现在,这种做法自然而然地就转变为棉花销售,只是代理商越来越多的是北方人,而不是英国人。
当种植园的棉花运到孟菲斯、新奥尔良、莫比尔、查尔斯顿、里士满或几个别的城市以后,就由代理商掌管了。代理商提供货栈,承担运输并推销给买主。他还为种植园主安排保险、信贷和物资供应。他从每一项服务中收取一笔手续费。各种手续费加起来,相当于全部作物收入的20%。这种代理业务意味着南部财富的外流;根据我们的分析,估计外流的数目每年在一亿至一亿五千万美元之间。”
张森的解释让朱宜锋不禁觉得有些诧异,这恰恰是他不曾了解的,在历史书上不是说北方需要南方的棉花吗?怎么变成了北方垄断了南方棉花的销售?
“所以,种植业尽管赚钱,但大部分销售利润流入外人手里。南部作为原材料的出口地和工业品的进口地,它与北部和英国实际上保持着一种类似殖民地的经济关系。在南方有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商业除一小部分外都掌握在北方人的手里。我们的银行股份,八分之七为北方人所有。……我们的批发业和零售业,及一切值得一提的买卖都掌握在新英格兰人手里。……在财政上,我们所受的奴役比我们的黑人更甚。”
注意到陛下对这些似乎很感兴趣,于是张森又继续说道。
“可以肯定的说,北方靠着南方完成了他们的工业化,用南方观点来说就是“我们从北方购买全部的奢侈品和必需品。……北方佬辱骂和谴责奴隶制和奴隶主,而我们的奴隶却穿北方生产的衣服,戴北方的帽子,穿北方的鞋,用北方的锄头、犁和其他工具。……奴隶主穿北方的衣服,用北方的马鞍,夸耀北方的四轮马车,读北方的书。……他的产品是用北方的船运至市场的,他的棉花是用北方的轧棉机脱籽的;他的甘蔗是用北方的机器榨糖和加工的;他的河流上行驶着北方的汽船。……他的儿子在北方的大学求学,他的女儿在北方的美容所接受精心美容;他的医生是北方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他的学校里聘请北方教员;他用北方的发明装备自己。陛下,这就是南方,除了棉花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在说完这些话后的,张森颇为无奈的说道。
“陛下,正像您曾经说过的,现代战争最终是工业力量的较量,相比于北方,南方只有稻米、甘蔗、烟草和棉花,当然,还有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不考虑双方的人口差距,工业力量上的差距是致命的,南方的工业力量甚至不能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