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飞旋的火龙(第一更)(2 / 4)
国内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以及机器,而汉阳兵工厂在督府的财力、物力支持下,是一个拥有各种机械的大型工厂,且又拥有从各国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基于兵工厂自身的生产需要,在他们的帮助下,这座工厂便一步步的成为了现在的“机器母厂”,不过,很快它的这一荣耀就要被正在兴建的“通用机械厂”所取代。可尽管如此,至少在短期内没有任何一家工厂可以取代汉阳兵工厂在机器行业的霸主地位。
在过去的近两年中,他已经设计出了多种粮食作物机器。播种机、收割机诸如此类以马匹牵引的农业机器,尽管并没有被推广,但是让人们看到了农业的未来——机器取代人力的未来。
虽然每个月都有超过120元的薪水,即便是在美国也是相当丰厚的薪水,但是对于加特林来说,他并不能满足这么“微薄”的薪水,但是他说他所发明机器却很少被投入生产,这意味着他的发明没有“商业潜力”。
也正因如此,加特林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项目,最终,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加特林从徐树珊那里听说军队需要的是射速更快的武器时,他预感到其中蕴藏着不小的商业潜力,毕竟中国现在的战争,可以带来庞大的市场,市场的需求意味着庞大的商业潜力,而商业潜力则意味着财富。于是立即凭借自己的机械经验开始设计这种新式武器。
在过去的十个月里,他在借鉴了阿格尔枪工作原理和利普雷机枪多管布局的基础上,完成了这种武器设计完成,就在两个月前,加特林为这一设计申请了专利——就在去年,督府成立了专利局,而它的这个专利则是第101号个人专利。尽管它的这项设计看起来还非常粗糙,但这一设计却是这一新型武器的的基本设计理念。
“一定要请徐总办了看看……”
加特林自言自语道。
作为兵工厂的工程师,他很清楚徐总办对于武器研发的影响力,只要能够获得他的支持,那么未来军队就一定会采购这种新型武器。
把想要获得他的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在汉阳兵工厂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件“新型武器”推出,但是却很少有被获准生产的。
尽管知道获得其支持并不容易,但是加特林却对自己的成果充满了信心,因为他知道,在过去没有任何人研制成功过同类的武器,这种武器甚至将会改变一切。
就这么思索着,加特林来到了汉阳兵工厂的事务楼前,然后直接上了三楼来到徐树珊的办公室外,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门外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