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雷锋?(第一更,求推荐)(2 / 4)
一心扑到兵工厂的生产上。
略点点头,朱宜锋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徐树珊的谨慎是为什么,当然也欣赏这种谨慎,走进子弹生产车间之后,弯腰从箱中拾起一颗黄澄澄的弹壳,准确的来说是只加工了一半的弹壳,捏在手心里,一时间居然舍不得丢开。
这小小的挤压出来的金属筒,再经几次引伸之后,就会被制成弹壳。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意味着一场根本性的军事变革,它的出现甚至将会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正是这小小的弹壳,催生出弹仓步枪以及自动火器。
“……我们设计的子弹弹壳长度为60公厘,口径为11公厘,与汉式步枪口径相同……”
在徐树珊解释着历时数月才研制成功的弹壳时,他的眉宇中总算是显出了些得意来,这对于一直谨慎的他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根据对产能的计算,臣以为每天应可以生产2000发子弹,考虑到其中的次品率,每年生产六十万发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什么!
六十万发!
这个数字听在朱宜锋的耳中,显得有些嘲讽的味道,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每年只能生产六十万发子弹,按照兵工厂的设计产能来说,每支步枪只分到十发子弹!
“少是少了点,但将来还会慢慢的增加,现在工厂里的工程师们正在设计的新的机床,这毕竟都是用铜元压力机改制的,而且每发子弹从冲板到制成,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产量自然有限。”
“那它的成本是多少?”
“每发子弹的成本超过10块铜元,出厂至少要加至15枚铜元……”
天价……
想到汉式步枪每箱750发子弹仅只需要10块银元,平均每发子弹不到1.4枚铜元的成本,这贵出十倍的子弹,显然是天价,但对此朱宜锋也只能颇为无奈的笑道。
“既然现在产能有限,那暂时还是以纸壳子弹为主吧,这金属弹壳子弹生产设备慢慢的改进,将来成本总能降下来……”
是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金属引伸弹壳不是直到1875年左右才慢慢的成为主流吗?
在这间工厂的厂房之中,机器轰鸣着,机床的吼声在耳边不断的响起,这是一台正在制造的蒸汽机,这台蒸气机与过去的蒸汽机似乎有些不同,它大概只有两米多高,看起来似乎是一台小型蒸汽机。
“这是其它工厂定购的?”
朱宜锋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