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后膛炮(第二更,求支持)(2 / 4)
为了避免和法、俄两国陷入两线作战,也积极鼓励沙俄向东扩张。而对于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来说,要继续有效遏制俄罗斯,其焦点就在东方:扶持中国成为反俄战略盟友,乃是当务之急。
但这同样也使得未来自己还有另一个选择——借助英国的帮助与支持,在未来英国决裂之前获得更多的利益。无论是未来统一中国,或者染指南洋,都需要英国的帮助,就这一点而言,与英国开战是不智的。
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朱宜锋既在压片问题上做出让步,同样更无法忍受英国人占领的香港。无论如何香港都必须要收复,鸦-片与香港都是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看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先做好战争的准备!军队今天差不多可以开始着手扩军了,训练个几个月,这一批学员应该也就毕业了。”
义军的一直有限根本的原因是军官不足,尽管武昌的武备学堂已经设立了一年,但到现在一共只培养出了不到一千名军官,而且这些军官与西方的眼光来看啊,还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们只接受了八个月左右的初级军官教育,只有其中最优秀的军官生,才能再上六个月的高级班。
之所以注定这种短期教育机制,是因为义军需要军官,准确的来说是义军的现代化需要,接受新式军事教育的军官,当然,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军队,保证军队对自己的忠心。还好,这个时代军事理论知识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即便是在七十年后的黄埔,那些名声显赫的黄埔生,不也仅仅只是接受半年的军事教育吗?
“再不行就把第二期学员的学制缩短至六个月!”
想到黄埔军校短期教育,朱宜锋暗自在心里嘀咕道。
“看来要让兵工厂提前准备好这六百柄“军人魂”了……”
他口中的“军人魂”,是朱宜锋授予武备学堂毕业生的短剑,因为剑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样,也被称之为“成仁剑”,其喻意非常简单——在必要进他们应以此剑自杀殉国,“成功成仁军人之魂”,不成功,便成仁,对于军人而言,没有第三个选择。
“去兵工厂看看吧!”
想到最近兵工厂那边并没有多少消息,朱宜锋心有所动,不顾天空正下着雨,便直接走出了大门,雨势逐渐加大,雨点不断落在他宽阔的肩膀上,他挺起双肩,竖直颈背,无视于即将凶猛而来的雷雨。
雨滴打在小气轮舷窗的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微响,留下一个椭圆的水痕。不等这个水痕散开去,又有一个椭圆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