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议事(第二更)(3 / 4)
“吨是洋人的叫法。”
陈端连忙解释道。
“一吨差不多接近为二千斤,一万吨为二千万斤,三百万吨则是六十万万斤!”
听着这个数字,张亮基更是惊讶的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
“怎么这般多!”
多吗?
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恐怕三百万吨确实是个大数字,但对于朱宜锋来说,这三百万吨的储量,在后世甚至连小煤矿都算不上。
“而且煤质好,可以和同英国的上等烟煤相媲美,虽不是火轮船所需的上等无烟煤,但却足以用于炼制焦炭,以供炼铁之用,而据习主事所言,其在大冶已经征得数千斤铁矿石。显然当地确实如地志所载,非但有外露矿苗,且储量亦颇为丰富,而经过初步化验可知其矿质也很好,含铁成分也很高,一千斤铁矿石里含铁六百斤左右,可以炼出上等好铁。”
这一次与先前不同,陈端在解释的时候,特意将单位从吨换成了更容易理解的斤,不过他的这一变化落在张亮基的耳中,却让其的眉头微挑,似有些不快。
“大冶应该是有好铁。”
这么快便确定了大冶一带煤铁的朱宜锋自然颇为高兴,
“好几部书,比如《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要》都记载过大冶附近有铁山。从三国吴王孙权起便在此地设炉炼铁,一直到明代都不断地有人采矿炼铁。岳飞在此地锻造了一批极锋利的剑,被称之为大冶之剑。大冶之剑,是当时的宝剑。我看,在孙权之前肯定有人做过这种事。大冶之名从何而来?当然是源于此地曾有过大规模冶铁之事嘛!”
这不过只是借口,对于朱宜锋来说,他之所以选择大冶是因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阳铁厂”,只不过在这个时空之中,汉阳铁厂恐怕再也不会存在了,未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铁厂将会设于大冶的江边高地,而不是汉阳,至于汉阳……嗯,将来也许会建上一座兵工厂。
“大都督所言极是。大冶大冶,必与冶炼有关。若非大都督先前指点,臣等又岂会知道此事?。”
陈端连忙点头恭维道。
“既然是现在煤矿和铁矿都已经于大冶找到,以臣之见,当应立即征地组织开采,毕竟现在督府每月用铁岂止十万斤,需煤又岂止百万斤,虽说现在自外洋定购的炼铁设备尚未运抵,但以臣看来,可效法兵工厂制以洋式铁炉炼铁!”
作为工部都事的陈端,之所以会提议现在开采大冶的煤铁矿,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督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