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2 / 4)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工厂的火炮铸造日益驱于成熟,甚至就连同制造出来的火枪也跟着日益趋精良。不过虽是如此,对于只有十八岁的申若华来说,却并没有止步于此,就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研究着义军使用的步枪。
现在义军使用的步枪,一共只有两种,一种是滑膛线,还有一种是用其改造的线膛枪,两者的外形几乎完全一致,想经区别两者当然是看表尺,一支没有表尺的火枪不一定是滑膛枪,但一支有表尺的火枪必然是线膛枪,而工厂生产的线膛步枪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表尺。
“虽然现在咱们的步枪加了膛线,而且使用了米涅弹使得精度大大提高,但是.75英寸的步枪射击性能似乎不甚理想……”
又一次,申若华拿出一堆数据,在那里说道着自己的想法。
“在用滑膛枪的时候,更重的子弹可以保持飞行稳定提升精度,但现在已经到了线膛枪的时代,口径太大,导致子弹过重,这既影响子弹的转速,同样也影响枪支射击时的稳定性,更增加了士兵携带弹药时的负担,我觉得,也许,咱们应该考虑一下制造更小口径的线膛枪!”
“更小口径?你也不怕温克老师收拾你,你要知道,整个工厂就只有那么几台钻床,一天只能制造20来根枪管!”
不等的申若华说完,赵鹏程便于一旁反驳道。
在那台3000磅蒸气锤投入使用之后,锻造车间便开始用进口的原料锻造枪管管坯,锻铁制成的管坯经过校正后,经过钻膛、校正、抛光、拉制膛线,既可以制成枪管,但是受限于设备不足,产量一直非常有限。
现在工厂制造的步枪,实际上分成两种,一种是用锻铁钻制的线膛枪管,用于装备义军,还有锻铁卷制枪管,相比于前者,后者的制造速度较快,但枪管强度相对较差,早已为欧洲工厂所淘汰,但因其成本较底,且可采用人工锻造,因此它才是现在兵工厂的主打产量——当然其主要用于“外贸”,高价卖给太平军。
事实上,尽管现在兵工厂的产量不大,但与太平军的贸易却保证着工厂的经费,兵工厂所需的经费,全是通过出售火炮、火枪的贸易所得。也正因如此,现在兵工厂一方面要保证义军的供给,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外贸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申若华想制造新型步枪的想法自然很难获得通过。
“总是要试试,我觉得小口径的线膛枪精度肯定更高,射程也一定更远!”
面对同学的固执,赵鹏程却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