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套话(2 / 4)
道一个人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是最容易说实话的,陈庆东便有意套一套杨玉琴的话。
“玉琴,白湖酒厂以前在咱们县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怎么这两年突然就没落了?”陈庆东问道。
作为企业办主任,杨玉琴对这个问题倒是不陌生,简单想了想,便说道:“陈书记,我觉得白湖酒厂没落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
“嗯,那你说一说吧。”
“第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年白湖酒厂没有推出竞争力强的产品,而且酒厂在管理、生产、经营模式这几个方面都有些落后了。第二个原因,则是政策上的原因。以前在白酒这方面,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外地的酒很难打进来,所以白湖酒在咱们县的对手较少,还能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这几年,随着政策的松动,各地的酒都打了进来,而且很多酒都是名酒,口感好,价格也不算贵,关键是名气大,不管是送礼,还是请客,喝这些有名气的酒都显得更有面子,所以白湖酒厂就遭到了致命冲击,一蹶不振了。”
陈庆东认为杨玉琴说的不错,都在点子上,看来这个杨玉琴作为企业办主任,还真是有些水平。
不过,陈庆东并没有表扬杨玉琴,而是接着问道:“那你认为白湖酒厂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杨玉琴想了想,说道,“陈书记,我觉得白湖酒厂现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资金投入,另外,就是管理机制老化,所有的职工还都在吃大锅饭,奖励机制不明,干好干差都是一个样,只要级别一样,就都领一样的工资。如果想当干部,也是老一套的按资排辈。在这种的环境里,没有人有动力好好工作,导致酒厂现在人心不稳,简直就是一片散沙。”
“前段时间,县里把白湖酒厂纳入了改制的企业名单。我觉得这对于白湖酒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只不过,时间过去了好几个月,也有几家企业表示了收购意向,但是来现场查看之后,尤其是了解到白湖酒厂的经营情况和欠债情况之后,就没有了什么兴趣。”
“白湖酒厂有多少负债?”陈庆东问道。
“负债倒也不算太多,有一千多万吧。只不过,白湖酒厂工厂老旧,设备老化,净资产据估算竟然只有四五百万,要是允许破产,白湖酒厂这种情况早就要破产了。”
“白湖酒厂现在还在经营着吗?”
“经营倒是还经营着,不过只能算是不死不活的硬撑着罢了。说句难听点的,白湖酒厂现在是生产了白酒,卖不出去,赔钱。不生产白酒,还要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