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史家之绝唱(4 / 6)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曾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史学研究上独一无二的份量。
至于唯一的改动,就是该篇最末尾的“太史公曰”改为了“编者按曰”,编者按语是编者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而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就是编者按语的原型,至于为什么不保持原貌?“太史公”是舒宇前一世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舒宇如果保持原貌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舒宇也没有自大的用“舒宇曰”,虽然已经重生到了没有西汉的这一世,但对于原作者的尊重,舒宇认为是必要的。
鲁南师大的学校论坛中。
“哇,回帖了!”
“怎么看不懂啊?”
“太深奥了,通篇文言文,不明觉厉!”
这几篇回复后,就立即有了来自沈青的回复,是对这篇《五帝本纪》的通篇解释:“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透彻。轩辕时代,神农氏的统治逐渐衰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祸害百姓,而神农氏无力征讨。于是轩辕就动用武力去讨伐那些不守纪律,不来朝拜神农氏的人,因而诸侯都对他表示臣服与追随。而蚩尤最凶暴,没有人能够制服他……编者按语: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然而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
“卧槽!看完以后顿时觉得以前历史白学了。”
“厉害了!”
“舒大才子,沈大学霸,受民女一拜!”
“跪了,我服了!”
“你们才跪下啊,我是跪着读完原文,趴在地上五体投地的读完解析的。”
与此同时,中国史学会的总部内。
“会长,快来看这一篇文章!太厉害了!”
“怎么,那个叫孙东红的小说作家又发了一篇?不看不看,大纵朝历史都研究透了,他写出什么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
“不是他,是那个名叫舒宇的大学生,刚刚发了一篇!会长快来看吧!”
“他不是不敢应战吗?怎么还发文章了?”中国史学会会长丁墨扶了扶有着厚厚镜片的眼镜,心道这个大学生能写出什么有深度的东西,让常务理事之一的王昇那么兴奋。
好奇之余,丁墨点开网页。
五帝本纪?写武帝的?胆